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以本为本】(109)“智能+新农科课程教学中心”虚拟教研室赋能农林教育新未来

为响应国家“新农科”建设号召,深化信息技术与农林教育融合,依托信息工程学院,学校积极打造“智能+新农科课程教学中心”虚拟教研室,探索“人工智能++++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QAFAN{O}H@]A{S~I{)VLE1_副本.jpg

创新模式,构建“四融合”协同教学新机制。该虚拟教研室以“人工智能++++与农林专业融合、校企师资融合、课程体系融合、学生素能培养融合”为指导思想,组建了一支由名师引领的多学科产教交叉融合教学团队。通过协同教研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AI+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创建了“四融合”多主体协同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管理新模式,为我国农林院校构建交叉融合新型教学组织提供了重要支撑。

多元协同,打造“1+1+N”教研新模式。虚拟教研室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联合多元主体,提出“1+1+N”多元协同教研模式,包括“一个小组一个教研题目”和“一个小组项目多个实体协同教研”。这种模式有效促进了产教研协同教学改革创新,提升了教师教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体系重构,构建“通识—学科—专业”层次递进课程体系。针对学校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四新”专业人工智能++++方向人才培养的特点,虚拟教研室构建了农林院校“四新”专业人工智能++++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全方位创制了“人工智能++++传统专业”相结合的“四新”专业融合路径,形成了以课程融合促进专业融合的协同内聚式机制,破解了“四新”专业人才培养难题。

成果丰硕,打造农林特色一流课程。虚拟教研室秉持“以学为中心、能力导向”的教育理念,围绕农林院校人工智能++++类课程、AI赋能传统专业课程改造等核心教学问题,从“内容-资源-方法-思政-评价”五方面系统性持续改革。重构“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农林应用”层次递进教学内容;汇聚产教研优势,构建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课程资源,搭建“一云多端”实践创新平台,课内实验和课外竞赛两种培养途径,创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开展基于问题链的师生协作混合教学;构建“六维六融五类”开放共享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实施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多元化评价,对教与学效果诊断与反馈,促进学生学习目标达成。

资源共享,厚植优质教学资源。虚拟教研室整合校内资源,引入企业、科研院所、农林院校等校外资源,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以课程为单元,协同建设交叉融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建设采用“一体化设计、一流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模式,包含教学视频、电子课件等七类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与知识图谱关联,实现个性化学习。

实践创新,构建开放式学生实践创新平台。虚拟教研室基于能力导向,从实验平台与环境、实践资源建设和培养途径三层面,构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整合专业教学和科研资源,构建创新实践云平台,建设支撑“通-专-融”三个层次课程、涵盖10种类型课内实验、课外创新竞赛的项目化实践资源,学生通过PC、手机、PAD等方式访问“云端服务器资源”。

混合教学,培养学生计算与智能思维能力。虚拟教研室实施基于“问题链”的师生协作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系统性思维能力。优化教学内容组织,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方案,提取问题形成问题链,淡化实现工具细节;创设“问题分析→设计与实现→评价与拓展”问题链混合式教学场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以探究式研讨、重难点讲授等方式,开展师生、生生协作学习,从“抽象思维、数据思维、系统思维、审辩思维”等视角培养计算思维与智能思维;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考核评价反馈激励机制,对教与学效果诊断与反馈,促进学生学习目标达成。

未来,“智能+新农科课程教学中心”虚拟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工智能++++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推动农林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编辑:张晴

终审:李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