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砥砺奋进20年】(29)水保所:服务国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以下简称水保所)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治理黄河的需要在西北地区最早建立的研究机构,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综合性研究机构。1999年,水保所与杨凌其它6家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继续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合校20年来,水保所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优势,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系列标志性成果,对国民经济建设、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服务国家需求  致力解决水土保持重大科技问题

  20年来,水保所保持了土壤侵蚀方向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在旱地农业方向,探索作物抗旱节水生物、水分和养分补给平衡的可持续理论与技术模式、作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强化土壤-植被系统水分转化机制及调控研究;在关键带水热循环过程、多尺度植被-土壤水相互作用和水碳耦合模型、土壤有机碳维持与固定机理、土壤干层分布与预报方向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持续开展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关键生态过程与效应研究,构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与提升技术体系,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十六字”调整措施制定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提出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理论和调控工程技术体系,创新和发展喷滴灌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构建实体水-虚拟水“二维三元”耦合流动理论框架,研发出系列绿色环保型节水灌溉技术与产品,取得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成果。

以任务带学科  持续支撑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创建和发展了中国水土保持学科体系,拓宽了侵蚀研究方法与领域,揭示多尺度水蚀动力机制,发展了薄层水流流速、输沙能力等关键参数的实验和计算方法。构建了我国旱地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揭示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机理,建立了水分和溶质运移模型,多项研究成果编入美国大学教科书。开辟了旱地农业生理生态研究领域,提出了植物对多变低水环境适应性的科学概念,形成了植物整体抗旱性及适度干旱胁迫的理论,构建了我国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业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建立了长期定位监测与治理小流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试验和示范研究,建立综合治理实体样板。

  牵头承担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学科群建设任务;支撑了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林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一级学科和四个学科方向;参与“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学科群”建设。

科教融合  推动国家级和省部级综合研究平台建设

  合校以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四次评估。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列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序列。2011年获批“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2000年和2005年,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和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分别入选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9年评估结果为良好。安塞站、长武站、固原站、神木站先后获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区。

  科教融合推动下,省部级试验平台建设也卓有成效。合校以来,先后建立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综合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现代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组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建了“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

  建成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旱地农业为核心的研究平台,建成黄土高原生态观测研究网络系统,实现安塞、长武、固原、神木、米脂、庙沟等12站联网。作为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区域数据中心之一的黄土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数据资源涵盖全国、黄土高原、重点研究区三个空间尺度的基础地理、生态环境等六大类。已经形成了以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为重点,涵盖全国的生态环境长期观测研究网络与室内模拟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服务国家重大决策和重点研究计划的科技支撑平台。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科研成果丰硕

  1999年以来,水保所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3亿元,国家级项目330余项。牵头完成国家科技部连续三个五年计划节水农业领域科研项目策划、论证和技术负责。发起开展“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是全国水保科研协作网牵头单位。获国家级科技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1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33项。

  1999年,水保所专家提出《科学规划,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富民增收》等建议报告,得到中央领导人的批示。参与组织实施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制定的《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被水利部采纳;提出实施囤粮寓田发展战略, 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及粮食安全体系,被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粮食发展战略采用。山仑院士等向国家提交的《加快推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建议》获得中央领导人的批示,并由科技部负责落实。2016年参与提出的“我国耕地农业应向粮草兼顾型结构转型的建议”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予以采纳。制定《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规划(2015-2025)》, 2015年7月由科技部等部委发布;主持制定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标准;提出的能源开发区生态补偿标准被陕西省政府作为地方标准采用。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保持环境监督提供技术支持;研发的控根快速育苗技术,直接服务于国家绿化工程以及2008年奥运会。

  合校以来,水保所科研人员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持续有效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典型植被恢复与重建、旱地农业优质高产等方面的技术示范和科技扶贫工作,研究探索出来一整套适宜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形成孟岔模式、云雾山样板等,为当地国土整治、生态恢复、产业调整和区域发展提供指导。

  合校以来,通过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专项支持,凝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了大批具有发展潜质的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建成黄土高原关键生态过程联网观测系统,完成了西藏、青海、新疆和地处“一带一路”的泰国、印度、哈萨克斯坦6个土壤侵蚀监测点建设。

  2012年水保所与资环学院、林学院、生命学院签署“一所三院”共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协议。2011年,学校整合水保所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成立“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并以此为依托,先后获批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综合性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