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0日,校长吴普特赴火地塘开展工作调研,看望生物学综合实习师生员工,并为实习学生讲授专题党课。副校长马闯一同参加调研。
在场站服务教学科研工作座谈会上,吴普特听取了场站服务保障生物学综合实习和火地塘教学试验林场工作情况,以及网络保障、后勤服务、陕西秦岭森林生态国家站工作情况介绍,对大家的工作付出和取得成绩予以肯定。吴普特表示,火地塘教学试验林场在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充分发挥陕西秦岭森林生态国家站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精诚合作,积极发挥团队作用,凝心聚力、专心致志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争取大项目,作出大成果,进一步提升林场服务保障教学科研的能力。
在夏季学期生物学综合实习座谈会上,吴普特听取了教学处、生命学院有关生物学综合实习情况介绍,带队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实习的感受和意见建议,并一一予以回应。吴普特表示,生物学综合实习的师生安全问题和林场水、电、网络、食宿等,都是他始终关心的问题。师生对服务保障工作的广泛认可,就是学校继续建好火地塘试验林场和做好生物学综合实习的最大动力。吴普特强调,火地塘生物学综合实习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一定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与学科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继续把实习做好。要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要加强协同,重视将人工智能等理念、方法融入教学科研之中,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吴普特为参加生物学综合实习学生讲授专题党课
吴普特还为参加生物学综合实习的林学院和农学院2024级学生讲授了题为“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专题党课。吴普特介绍了“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并进一步用毛主席对“实事求是”内涵的阐述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吴普特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关于为什么要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吴普特表示,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矢志奋斗。那么,如何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呢?吴普特从五个方面作了强调,首先要不说假话,其次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第三要实实在在做事,第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第五要永怀一颗感恩的心,乐于助人。吴普特希望同学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学们认真听讲
党课后,吴普特与师生合影留念
林学院林学2401班焦欣妍同学表示,听了吴校长的党课,深受触动。就像科研工作,唯有如实记录数据、客观分析现象,才能得出可靠结论。在与人交往时,实事求是同样关键。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将实事求是融入日常,以踏实的态度提升自我,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以赴,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农学院农学类2404班南吕尼特同学表示,吴校长的党课让自己对“实事求是”有了更深理解。学植物、观生态,来不得半点虚的——报喜不报忧,数据就会骗人;脱离实际搞研究,成果也长不出庄稼。就像林场的树,扎根深才能抗风,做学问、干事业,也得扎根实际,才能有真收获。作为农学学子,我们脚下的泥土、手中的麦穗,都在提醒着:唯有踏实俯身,才能听懂自然的语言,长出真学问、干出实在事。这份感悟,会成为自己往后学习实践里,最稳的“根”。
林学院辅导员蔡雄春表示,吴校长的党课,对林学人而言更显其沉甸甸的分量,是引导青年扎根大地、知行合一的思政密码。作为辅导员,更加清晰了肩头责任,要以林场为课堂,在野外实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读懂绿水青山的中国故事;要以实践炼真知,通过严谨科研训练锻造“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要以担当证信仰,激励学子将实事求是精神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在扎根山林中践行复兴使命。
农学院辅导员黄宾表示,听了吴校长的党课,深受启发和鼓舞。作为辅导员,深刻认识到了实事求是对育人工作的指导意义,让自己更加坚定育人工作要像科学研究一样,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在实践调研中找准教育切入点,用真实案例传递正能量,让思想引领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吴普特实地检查火地塘试验林场水源地受灾修复使用情况
吴普特沿火地沟学生实习路线检查服务保障工作情况
吴普特赴宁东林业局平河梁管护站调研协同开展工作情况
在火地塘期间,吴普特还赴火地沟和平河梁开展了实地调研。教务处、后勤处、信息化处、场站、农学院、林学院、生命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