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农前,我以为它跟别的大学没有两样,教一些专业课程,让学生拿到一份份高薪职位的敲门砖。现在我发现我错了,岁月不仅会在墙壁上烙下痕迹,也会走进人的心中,变成一种情怀和精神传承下去。校庆就是我来到西农后印象最深的一课。”园艺学院2024级本科生谢发明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今年的九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在继承发扬西农精神的同时守正创新,做到了形式新,内容实,有里有面,有温度有深度,成为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思政大课。
溯源而上,在《扎根》中看见西农
自2015年首演以来,《雕虫沧桑》一直作为一张西农名片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经过几代西农文艺工作者的匠心打磨,这部剧已经日臻成熟,让大众认可了西农文艺工作者,也看到了西农的文化底蕴。
不过今年,一颗足以挑战它地位的新星已经冉冉升起,我校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扎根》横空出世!
《扎根》以建校至今的发展历程和其中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为核心,采用《序幕》《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扬帆起航》四个篇章,生动地描绘了历代西农人扎根西部、情系民生的感人故事。
舞台剧中,赵洪璋、朱显谟、周尧、李振岐、康振生等前辈的身影在舞台上变换的场景中徐徐展开。大幕拉开,我们看到饥荒过后涌出的麦浪、黄河边上挺立的身影,废寝忘食不记得自己生日的教授、东南窑里寒来暑往坚守的背影……90年很长,厚厚的剧本写不下岁月的万分之一,90年很短,沸腾的热血能穿越时光在我们血管中流淌。“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此刻不再是刻在铜板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声有形可感可触的文化基因。
朱子也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舞台剧就是切切实实地走进了学生们的心中。在剧中扮演今日西农学子的2022级园艺学院本科生王鹏刚说:“每一次排练我都会有更深的感受,特别是站在台上,我有一种责任感,我要把今天西农学子真正的面貌表现出来,就像舞台上那些令我们骄傲的前辈们,我们今天的西农青年不仅继承了他们,更要如同长江上的后浪一样,一浪更比一浪强!”
水建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海涛同学在看了话剧后,内心产生了不小的触动:“有人说现在有的年轻人很迷茫,之前的我就是其中一个。直到听见朱显谟院士与黄河对话,那震耳欲聋的水声仿佛跨越时空回荡在我脑海。透过舞台上朱显谟院士毅然决然的身影,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专业多了份认同,更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意义。”
不止刘海涛,来自河南的园艺学院2023级本科生宁明阳同学也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赵洪璋院士过去的研究生活,决心向老先生学习,务实创新,锤炼本领,打好基本功,毕业后好好用自己的学到的知识回馈家乡。植保学院2024级研究生秦少喆原本还苦于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实验,对着堆积成山的数据和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叫苦不迭,但通过《扎根》看到康振生院士当年不论盛夏严寒坚守在科研一线,在东南窑中找到预防“小麦癌症”的方法,他后悔于自己有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却自怨自艾,浪费了许多大好的时光,决心沉淀下来,定要做出一番成绩。
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表示,《扎根》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学校九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卓越成就,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西农师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有力助推了“看一次剧目受一次精神洗礼,演一次科学家一辈子践行科学家精神”的以剧育人浓厚氛围。
一脉相承,在晚会与高质量发展大会中相知西农
如果说在校庆日前演出的《扎根》是扣人心弦的交响乐序曲,那么校庆联欢晚会和接踵而至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则将整个校庆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
9月20日,“九秩教稼,兴农强国”庆祝建校90周年师生校友联欢晚会在北校区田径场盛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离退休人员与数千名在校师生等共一万余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晚会节目涵盖重唱老校歌、金曲合唱、原创歌舞和诗歌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各地校友、杨凌妇联、杨凌舞蹈家协会、留学生、离退休人员以及在校师生代表等共500余名师生校友及单位参加节目演出。
本次晚会也在同学们之中引起阵阵反响,2024级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焦子洋表示,在九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筹备许久的校庆晚会可谓是吊足了他的胃口。开场的八佾舞,古朴、庄重、典雅,有海纳百川之势,气吞山河之感。接着幼儿园的小朋友与本校合唱团一同唱响老校歌《凤鸣高岗》,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曲调,每次听到都能勾起心中深深的眷恋,是西农人共同的精神记忆。别出心裁的《西农Mojito(莫吉托)》,热情似火,点燃了全场的激情。直至最后一个节目落幕,在场观众仍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短短几个小时,在场观众一次又一次热泪盈眶,饱含着深情的泪水最终化作绽开的笑颜和对学校未来由衷的祝愿。
谈及西农的未来,9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发展的蓝图。当天到场的不仅有陕西省内的诸位领导,更有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的领导莅临会场和如今已经身居高位、成就非凡的校友从海内外各地赶来,听取母校发展的近况与未来的规划。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原主席,原西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张宝文在大会上作了讲话,他深情回顾了在学校工作生活的25年时光,对我校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成为一支重要的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为我国农业科教事业和陕西乃至全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赞赏。
全国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黄丽丽教授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她表示,站在建校90周年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作为西农4500余名教师员工中的一员,他们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学生塑造灵魂、筑梦圆梦的引路人;践行科学家精神,努力成为科技兴农、创新强国的主力军;践行“西农精神”,努力成为服务“三农”事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
园艺学院果树专业95级毕业生,现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党委书记张永刚也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他号召广大校友们:胸怀“国之大者”历史使命,积极践行“西农精神”,做农业创新的“拓路者”,乡村振兴的“践行者”,不辱使命、勇立潮头,为国为民、不负时代。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看着这些从西农走出去的英雄人物,听着他们的发言,广大的西农学子不仅有了底,而且立了志。谈及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感受,林学院的2023级本科生葛晨眼神多了几分坚毅,他表示,自己一定像这些前辈一样,做到“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本次高质量发展大会,全校5万余名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朋友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共同见证了大会盛况。
90周年校庆晚会与高质量发展大会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他们共同展现了学校的辉煌历程、深厚底蕴和未来发展愿景,充分体现了校庆工作人员与学生、校友对校庆系列活动的关心与热情。这些活动在增强了师生校友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同时,为他们的思想做到了添砖加瓦。《光明日报》评价道,这样的大会,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孤帆远影,用“新”激活未来思政
在3号教学楼上课的24级动医学院本科生李鼎新“误入”新校史馆后,不自觉地发出惊呼:“知道咱们学校牛,但不知道咱们学校这么牛!”
新建校史馆位于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我校三号教学楼一层,包含校史纵览、历任校首、名师大家群像、李岚清专题展、教学场景复原、校友及互动、功能室等,通过大量照片和实物,全面、系统、深刻展示了学校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发展轨迹,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作为学校奋斗历程的生动缩影,校史馆既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鲜活感人的思政教材,是学校精神文明的“新高地”,也是杨凌示范区文物、陕西文物一处历史文化“新坐标”。
如果说新校史馆哪里最不同,那必然是校史馆的位置。借此九十周年校庆的契机,为了让学生们更真切地感受和学习学校的历史,校史馆特地从南校博览园搬到了北校3号教学楼,从庙堂之上走到了学生之间,让学生们得以在思政课之外,亲自体验学校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把历史变得可感可触。
创新学院2023级的王俊良同学就对此感触很大。他说,第一次去校史馆还是在开学的时候,对学校还不清楚,也就是陪家长随便看看。在学校生活的这些日子里,他逐渐对校史产生了兴趣,却因为校史馆太远而“天人两隔”。不过自从校史馆搬到3号楼后,每次去3号楼上课,他都会过去一览校史,上课也多了些新滋味。
2024级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浩钰今年才入校,对学校没有太清晰的概念,但参观了校史馆后,才知道西农人九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史,才知道学校坚定不移履行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使命,“明白了这些,我多了一份自豪,也增强了使命。我将不懈努力,为我国的农业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自9月20日开馆以来,新校史馆讲解服务团共完成讲解服务270余场,服务参观群体超6000人次,这6000人次还仅仅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校友、老师,若算上每天来这里的学生,那每个工作日参观校史馆的人可真算得上是络绎不绝。而这还是在校史馆未开放微信公众号预约时就已取得的成绩,在已经开通预约的未来,想必新校史馆必然会更加热闹。
校庆期间有意思的活动还有很多,像星空游园会活动,学生社团陆续带来诗朗诵、京剧《锁麟囊》、相声《打灯谜》、歌曲《大鱼》等精彩节目,学校为师生免费赠送西农校徽月饼、300份校庆彩色小麦月饼和1000份校庆主题扇子,等等。领到彩色小麦月饼的食品学院23级本科生宋亦凯就开心地表示,游美丽校园、听九秩故事、品校徽月饼、抒兴农之志、担强国之责,这个满满“西农味”的游园会,让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西农人”的自豪。
走出教室,杨凌交通环岛中心的校庆标牌,五台山下靓丽的雕塑,北校南门绚丽的摆成“90”的花朵,北校南校门口所矗立着校庆倒计时牌,整个杨凌都沉浸在了西农90周年校庆的氛围中。
虽然校庆的日子早已远去,但那自豪的日子带给人心里的温暖却从未褪去,常常往返于南北校做实验的园艺学院23级本科生胡书悦就有这种感觉。“虽然这来来往往总是伴随着风吹雨淋,但我却从未想过埋怨,只因为每次去南校的路上,总能看见一座“热烈庆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90周年”的雕塑伫立在环岛中央,看到这个,就想到了学校风雨兼程的90年,就想到了自己继承着前辈们的衣钵,实验也就做得更有劲了。”
“精彩圆满、凝心聚力的90周年校庆取得圆满成功。”学校党委书记黄思光对本次校庆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而校庆活动中的思政实践的创新举措也值得总结和发扬,黄思光表示,以校庆为契机,我们讲好西农故事,传承西农精神,弘扬西农文化,不断砥砺兴农强国的使命担当,坚定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信心决心,要把90周年校庆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为实现2034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百年梦想不懈奋斗。
编辑:张晴
终审:李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