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11位校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我校植保学院二级教授黄丽丽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还有11位校友同时受到表彰。其中,康绍忠、张建民、侯水生、刘武军、魏周全、张建平、曹新有、顾忠旗、焦延雄等9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韩毅科、李世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一个个闪亮发光的西农人,展现出新征程上劳动者的家国情怀和创造伟力。

全国先进工作者——康绍忠

康绍忠_副本.jpg

康绍忠,我校农业水土工程专业1985届硕士研究生校友、1990届博士研究生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著名的农业水土工程专家,长期从事农业高效用水与水资源研究,在中国农业水土工程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贡献,为促进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杰出贡献。多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1项。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农业节水技术创新杰出贡献奖(该年度全球唯一获奖者),中国“节水大使”等荣誉称号。

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建民

张建民_副本.jpg

张建民,我校水利系水工专业1978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动力学及岩土抗震工程研究,在土动力学若干基本理论以及结构与土体系统的动力分析、抗震设计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诸多新成果。他结合城市地下结构、水工结构、港工结构与海工结构等工程抗震实践,建立了结构与土体一体化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研发了成套动力测试和动力计算技术,主要成果被国内外专著教材和设计规范采用,直接应用到数十项大型工程抗震设计。发表SCI和EI收录期刊论文300余篇,主编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参编设计标准6部,获准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25项,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全国先进工作者——侯水生

侯水生_副本.jpg

侯水生,我校畜牧本科专业1983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长期以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适合加工北京烤鸭的“Z型北京鸭”、适合整鸭食品加工的“中畜草原白羽肉鸭”、适合分割类食品加工的“中新白羽肉鸭”3个新品种。“中畜草原白羽肉鸭”“中新白羽肉鸭”2个新品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5%,“Z型北京鸭”新品种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打破了中国国外品种垄断;研究制定了“肉鸭饲养标准”(NY/T 2122-2012),每年依据该标准生产鸭配合饲料量超过1000万吨,促进了中国肉鸭产业实现标准化。他为中国肉鸭遗传育种研究、种业与产业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引领了中国水禽育种与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武军

image.png

刘武军,我校畜牧专业1987届校友。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近年来,她主持10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培育多个家畜新品种,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1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定20余项行业标准。立足新疆特色动物遗传资源优势开展前沿研究,发现了中国绵羊产羔数特有的基因,突破了绵羊育种领域重要卡点,提高了我国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从事肉羊养殖的农牧民脱贫增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她还经常深入南北疆各地开展畜牧养殖培训和技术推广,培训技术人员和农牧民达万余人次,为推动基层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先进工作者——魏周全

image.png

魏周全,我校植保专业1986级校友,现任定西市植保植检站站长,自1990年起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主要从事病虫测报、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新农药的引进示范等工作。在农业植物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与推广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7项,地厅级奖20多项,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专著5部,主持和参与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14项。他还曾12次受到地厅级表彰,包括3次被选拔为市管拔尖人才、定西市科技领军人才等,为推进当地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建平

image.png

张建平,我校农学92级校友,现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研究员。从事胡麻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他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重大研发计划等重点项目20多项,育成陇亚系列胡麻新品种12个,其中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4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他在国际上育成首批胡麻杂交种,并率先实现胡麻杂交种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省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甘肃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全国劳动模范——韩毅科

韩毅科_副本_副本_副本.png

韩毅科,我校蔬菜专业1999级校友,现任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瓜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6项。获新品种权5项,获新品种登记23项。发表论文61篇,Sci论文7篇,获发明专利10个,主编著作1部,第1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PCT及美国授权专利1项。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等5项。 在国内首次发现了黄瓜雄性不育突变株,克隆并命名为ms-3 雄性不育基因。参与建立了一套高效黄瓜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外率先通过单倍体技术与耐高温鉴定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耐热等优良基因的快速聚合。广泛收集国内外黄瓜种质材料,挖掘黄瓜优异基因,大力开展黄瓜优异多抗种质资源,育种材料创新工作。

全国先进工作者——曹新有

曹新有_副本.png

曹新有,我校农学2004届本科校友、作物遗传育种2009届博士研究生校友。现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常务理事、中国种子协会小麦分会副会长。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山东省自然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获植物新品种权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项;育成小麦新品种15个,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育成的济麦44转让金额创我国小麦品种转让金额之最。荣获中国作物科技奖创新团队奖(2016);入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2015)、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019)、济南市历城区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20)、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21),曾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和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

全国先进工作者——顾忠旗

顾忠旗_副本.png

顾忠旗,我校水产养殖学2004届本科校友、水生生物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校友。现任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科技创新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他扎根海岛多年,十多年如一日长期致力于海水养殖科研攻关,在海岛上钻研“育苗”事业,探寻嵊泗海水养殖业发展新路径,先后组织开展了省市县各类课题3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厚壳贻贝人工育苗关键技术,推动了厚壳贻贝产业的兴起,累计推广养殖面积3万亩以上,从事养殖的渔民户均年收入超过30万元,让厚壳贻贝成了“富民贝”。他致力于海洋生态修复,围绕资源衰退严重的水产品种开展人工育苗,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小刀蛏等人工育苗技术,并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来修复资源。曾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全国先进工作者——焦延雄

焦延雄_副本.png

焦延雄,我校资源环境科学2009届校友。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毕业当年进入柳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从基层执法员逐步成长为执法骨干。他长期坚守生态环境执法一线,主导办理广西首例生态损害赔偿案和柳州市首例“零口供”环境违法案件,推动九曲河治理(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及企业环保技术改造,累计处理群众信访投诉4000余件,处理率100%。他以“执法+服务”模式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被誉为“环保警察”与“企业贴心人”,是广西生态环保铁军的标杆人物。先后荣获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表彰“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表现突出个人”,全国“最美公务员”(记一等功)及广西“最美环保人”,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 2023“年度法治人物”。

全国劳动模范——李世瑶

李世瑶_副本.png

李世瑶,我校农业水土和保持专业2016届博士研究生校友。现任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技术员。刚毕业留校做了1年科研后,2017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乡创业,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成立了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草莓,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草莓博士”。2021年6月,李世瑶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7月,被六盘水市委授予“六盘水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4月,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第四季度“贵州好人榜”(助人为乐)。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