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科研新进展】 (67)我校团队首次揭示间歇性禁食有助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及情绪紊乱

  近日,我校食品学院食品分子营养与健康创新团队在生物学领域国际顶级杂志《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 Biology期刊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间歇性禁食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伴随的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我校食品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鑫为论文第一作者,刘志刚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

  间歇性禁食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已在小鼠模型中显示出对延长寿命、调控代谢、维持机体健康以及治疗多种疾病的显著成效。刘志刚副教授在今年早些时间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已证实间歇性禁食可通过“肠-脑”轴改善糖尿病小鼠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改善脑认知记忆功能。本研究跟进此重要发现,继续选取了隔日禁食、限制时间饮食和间歇性能量限制等三种间歇性禁食对肠道炎症疾病及其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开展了营养学干预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道疾病(IBD),通常还会伴随情绪障碍的出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逐渐“西方化”,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少学者认为能够引起肠道菌群炎症性改变的饮食可能会用于改善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

  该研究发现,限制时间饮食(TRF)和间歇性能量限制(IER)改善了结肠炎小鼠的存活率,通过改善肠屏障完整性和结肠长度逆转了结肠炎的病理发展,并且抑制了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而隔天禁食模式(ADF)却并没有上述改善作用。同时,限制时间饮食和间歇性能量限制还减轻了与结肠炎相关的焦虑症和强迫症的行为,减轻了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机理上,作者根据之前研究的结论,继续从“肠-脑”轴机制上寻求突破。研究发现,限制时间饮食和间歇性能量限制也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包括减少了与结肠炎相关的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肠道微生物的富集,并增加了抗炎相关微生物的富集,并且改善了结肠炎小鼠的短链脂肪酸形成。这一研究提示,限制时间饮食和间歇性能量限制可能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减轻了结肠炎和情绪障碍的发生,是未来值的探索有效营养干预策略。

  该研究在我校刘学波教授领衔的食品分子营养与健康创新团队支持下,与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刘瑞海教授合作,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及康奈尔唐氏-中国学者基金会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3231720303840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