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云教育”——研究生宅家不停学

——园艺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小记

  春意已浓,但疫情防控并未解除。为保障研究生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园艺学院制定了《2020春季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从培养环节、毕业审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安排,让研究生宅在家里也能继续学业。

  “云教学”——课程不断线

  为了保证疫情期间课程不断线、教学不缺席,学院研究生教学工作如期在线全面开启。

  开课前,学院管理工作人员将课程授课平台等相关信息维护到“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教学任务-维护教学任务-选课说明”模块,并通知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开学第二周,按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所有专业课程如期开课,授课教师充分利用QQ群、“钉钉”等云平台开展线上授课并上传教学资料及大纲、线上讨论等学习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和群主的作用,健全每个网络教学班组QQ群的班团组织并选派助教或辅导老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担任《园艺植物病毒学》教学的王乔春教授利用QQ群建课开课,线上与学生积极讨论互动,耐心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配合在线教学开展,提高平台使用效率,授课教师积极配合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应用问卷调查,对课堂效果进行反馈和提出改进意见。开课以来,研究生教学活动井然有序。

  “云指导”——研究不断线

  疫情发生以来,导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学校号召,认真进行在线指导,在学术指导和身心安抚等方面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延迟开学期间,导师通过网上签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每天线上健康打卡及QQ群签到并留痕,通过QQ群和微信群分享等途径,督促研究生“不停学”。

  居家期间,针对需要一般科学文献的学习,导师们采取回顾、跟踪的方法,获取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为进入该领域进行知识的储备和积累;英文学习方面,每周平均若干次发送学习资料,将专业学习和英文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引导研究生通过阅读和聆听经典的科学报告、课程等音频和视频材料,来进行英文以及专业知识的强化学习;为了使研究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及全面的发展,在科学史、科学研究方法等领域也进行同步引导。期望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增加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投身科学研究的自觉性,提升科学研究的鉴赏力,为成为新一代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打下良好、全面和坚实的基础;对于即将加入研究生队伍的新成员,即2020级已保研和已通过博士申请考核的学生,同时纳入到小组学习的计划中,为他们发送学习资料,指导相关的文献阅读和实验规划。

  “4月15日交毕业论文,同学们加快速度啊。”在学院胡晓辉教授的课题小组群里,胡老师忙着指导高年级的毕业生修改毕业论文,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做科研发表论文,还关心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学生们都觉得虽然老师在“云端”,但是指导、督促和关怀一点不少。

  停课不停学,论文、科研两手抓,要求丝毫不放松。导师们认真落实学校“导师与学生多交流,多指导”的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创造了更为温情、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王晓峰教授借助微信、QQ等网络通讯工具,指导准备4月送交盲审、现在美国联合培养的2位博士研究生按时完成了线上预答辩,1名博士研究生达到论文送审要求。

  “云答辩”——毕业不断线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春季线上预答辩会与以往任何答辩形式都有所不同,对于参与预答辩的博士生们而言,俨然是一次挑战。为保证博士研究生线上预答辩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由校督导组成员及学院主管领导组成的督导组对6个博士线上预答辩组共18位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进行过程督导和质量管理。各答辩组在发布公告前及时和学院督导组成员对接后,加入视频会议号,督导组成员全程参与督导,确保博士研究生线上预答辩严格按照博士毕业论文正式答辩标准进行。

  疫情严峻,但阻碍不了学术交流。老师和学生们虽然身处各地,但借助网络凝聚在一起顺利完成了2020年春季6场博士预答辩工作。博士生门分享了自己不在学校时准备过程中的感受。远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联合培养学习的博士研究生刘宏久感慨道:“外导Petra的和蔼可亲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我无后顾之忧。国内导师的督促与科研论文写作指导十分重要。我觉得在线答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反复推敲PPT内容是否准确无误,也要检查所处网络环境是否良好等。这一切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在家参与预答辩的博士生陈为峰也分享了他的感受:“在疫情期间,虽然心有担忧,不过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撰写论文。导师李鹏民教授在线上对论文写作进行悉心指导,提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在准备预答辩的过程中,研究生院和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压缩了各种管理环节。在申请预答辩时,内心虽然不安,但一同参与答辩同学的鼓气加油以及家人温暖的陪伴和支持又让我充满期待。”

  博士生霍柳青也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表示,虽然在特殊时期,但她还是会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的写作和预答辩,所以无论线上或者线下答辩她都一样会认真准备。参与此次预答辩,她感觉收获满满,老师们提的意见非常具有建设性,对论文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有其他很多的同学和老师都参与了旁听,可以把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和探讨,她对此感到很开心。

  参加旁听的学生感觉是参加一场精彩的学术活动,都表示没想到网络答辩比现场更正规,委员们严肃认真,汇报人准备充分。同时,由于老师有充足时间提前阅读论文,所以提出的问题更具体、意见更有建设性。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博士学位的授予工作也会顺利完成。

  病毒肆虐,隔不断学校老师对离校学子的牵挂,天南海北,亦不能阻碍他们一起攀登科研高峰的步伐。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