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我校第二阶段网络在线教学全面开课

  3月16日,我校又有237门本科生课程开始在线教学。截止目前我校已开出本科生线上课程801门,占到本学期应开课总门数的93.5%。共建立课程教学群1711个,覆盖了所有在线课程教学班。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在线教学已开始由初期的探索完善、全面保运行转向总结提高、稳步提质量的新阶段。

  线上教学基本任务:高效率落实

  全校共落实为本科生线上教学教师1197人,其中正高职称216人,副高职称522人,中级及以下职称459人。承担本科生线上课堂教学任务的教授、副教授占比60.9 %。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共548门、1375门次,占在线开设课程总门次的56.9%。上线课程中通识类必修课占39.6%,学科基础课占31.1%,专业课占27.9%。

  合理适度落实师生线上教学基本任务。本学期教师带1个课头的占54.2%,带2个课头的占31.6%,带3个课头的占14.2%。教师小班教学占比大,教学工作量适中。各专业年级学生周学时分配均衡适量。1-4周全校各专业年级平均周学时16.7,平均日学时3.3;在5-8周新开246门理论课后全校各专业年级平均周学时增加为19.7,平均日学时增加为3.9;较1-4周平均周学时增加了3学时,平均日学时仅增加了0.6学时。

  教师在线教学范式:高标准要求

  我校教师在线教学积极性高、责任心强,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过程规范。课前都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教学平台,上传课件和学习资料,包括教案、教学日历、教材、大纲和PPT等;课中能引导互动交流,组织答疑和讨论,适量布置课程作业,如思考题、小论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课后还及时总结,吸纳学生、同行和督导问题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改革。

  课程主要授课平台集中在三大类10个平台:最受学生认可的直播类平台占61.3%,包括QQ、钉钉、ZOOM、腾讯课堂;MOOC类平台占26.5%,包括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尔雅、学堂在线、爱课程平台等;校内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占7.6%,其他平台占4.6%。课程资源多源自教师自制教学视频或音频,其次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生在线学习效果:高质量推进

  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在线教学运行情况非常认可。绝大部分学生展现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学风。学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较高,57.3%的学生认为可以跟上教学进度,效果较好;36.7%表示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学生在线学习最满意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教学态度(85.8%),课程教学资源(75.4%)和教学内容(43.2%)。

  70.4%的学生认为教师进行网络授课前的教学准备非常充分,学生平均到课率达98.2%,学生电子教材持有率达97.4%;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高、效果好,与线下课堂教学感觉差异不大”;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英语》《有机化学》等7门课程,专业课中《森林培育学》《林木遗传育种》《兽医外科手术学》等7门课程获得好评数量较多。

  线上教学工作机制:高水平支撑

  校院两级协同,积极行动,高效务实开好在线课程。学校成立了在线教学工作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技术保障人员线上线下协同行动,组织督导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在线巡视教学过程管理,及时收集反馈教学存在的问题,全力做好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工作。教务处组织在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收集、研究、编写网络教学经验大家谈,微信推送指导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学院(系)成立了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本单位行政班子、教授委员会、督导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的骨干作用,深度参与网络课堂,及时发现、沟通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与学习成效不降低。校、院编制在线教学状态信息简报、开展在线问卷调查、收集整理并反馈落实师生反映的相关问题,为学校实时研判、精准服务、持续改进提供了高水平支撑。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