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吴普特校长调研生命学院时强调:“平台要进一步准确定位,谋划后续发展,深化机制改革,理顺管理模式,提高仪器使用率,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平台影响,为学校科研产出做出更大贡献。” 生命学院按照吴普特校长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将原有的“生命学院中心实验室”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科研平台”进行合并重组,组建成新的生物学教学科研平台。近几年,生命学院高水平科研成果频频产出,离不开科研共享平台的积极作用。
资源整合 建设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
为了保障共享平台的有序高效运转,学院通过“统筹利用学科建设经费+自筹经费+鼓励教授参与”的三方联合方式先后购置了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台式冷冻扫描电镜、正(倒)置荧光显微镜、体视荧光显微镜、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超声波破碎仪、流式细胞仪、全波长微孔板检测仪、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植物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定量PCR?仪、超(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件。
平台采取“有偿+无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全部进入共享系统为校内外科研工作者提供有偿服务;对10万元以下的200余台件小型仪器设备免费供师生使用。经过多方资源的整合,平台逐步形成了有效支撑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国内先进的综合服务平台。
完善制度 改进科研平台的运行机制
为保障平台有序开放,学院指导平台制定了详细可行的管理制度,先后修订了《生物学教学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等各类管理制度6项,编写并刊印52台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为平台配备实验管理人员6人,其中正高、副高各1人。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主动掌握使用步骤、熟悉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累计为广大师生开展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破碎仪、冷冻扫描电镜等设备操作培训百余次,在日常管理中对于仪器设备偶尔出现的故障,尽可能缩短维修的周期,确保将师生的科研损失降到最低。针对一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平台会以1对1的形式对师生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展实验,既降低了仪器的损耗,又能为使用者提供专业有效的操作指导。在运行过程中,平台始终聚焦师生的科研需求,将服务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行周末及节假日正常开放,确保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开展服务,尽最大可能服务师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成果丰硕 为“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平台从重组至今,已经过去了3年多的时间,也正是学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阶段。通过几年的持续建设,目前平台已逐渐成为校院两级生物学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平台围绕“双一流”建设的使命和任务,逐渐成为生物学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孵化平台”,有力支撑了现代生物技术的教学科研。
自2017年以来,生命学院已连续产出8篇“双一流”A类科研论文,论文的团队分别为:沈锡辉教授(Nature Communicatons, 2017年)、赵天永教授(Molecular Plant, 2017年)、沈锡辉教授(PNAS, 2017年)、张宏昌副教授(Nature Plants, 2018年)、郁飞教授(Nature Plants, 2019年)和许晓东教授(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年),伊始,生命学院的Johannes Liesche教授(PNAS,2020年)、李积胜副教授(Molecular Plant,2020年)。
据统计,2019年利用平台科研条件开展的各类研究课题10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4项),以生命学院为第一单位发表中科院1区/2区论文55篇(其中双一流A类2篇,双一流B类8篇),累计服务的师生超过300余人次。“让每一位来生物学教学科研平台使用仪器的用户,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和高效”,这是平台最高的服务理念。正如平台工作人员陈惜燕老师表示,看着自己管理的仪器能为师生的科研提供帮助让她无比开心,因为自己也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今后,生命学院将继续加强科研共享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平台的管理水平,围绕生物学科发展需求,切实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发展提供一流的科研服务支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