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梯级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着手筹建三门峡大坝。与建坝密切相关的是必须事先对黄土高原深厚黄土层的严重水土流失进行防治,以减少泥沙对库区的威胁。当年,先选定黄河中游黄土区主要泥沙来源的两条支流——泾河与无定河两流域侵蚀残源与茆状起伏黄土丘陵,调查研究侵蚀规律与泥沙供应情况。朱显谟等参加了黄委会组织的泾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考察,我参加了无定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考察。
朱显谟、席承藩1987年参加中国土壤学会全国代表大会合影
当时的认识比较简单,只要支流打一系列大小不同的谷坊与土坝,就可大大减少黄河泥沙的数量。但考察后,大家一致认为水土保持必须沟坡兼治,以治理广大的坡面为主。在治理措施上也是工程与生物措施密切结合,且生物措施发生作用后,才能减少泥沙来源。这是经过考察和考察后一系列争论逐步明确的。
次年,我调赴中、下游河谷平原及华北平原进行为根治黄河、发展灌溉、改进低产土壤与盐渍土的重点调查制图与改良任务。朱显谟等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多学科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对黄河流域整体43万平方公里进行系统的水土保持考察。对黄土高原整体形成了较完整的概念,并取得了系统资料。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也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在进行综合考察的同时,着手筹建黄土试验站。朱显谟教授受命在张家岗组成黄土试验站。随着黄河中游广大黄土区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在黄土试验站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虞宏正任所长,朱显谟教授是该所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因此,虞、朱二位是西北生土所的元老与业务领导人。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逐步发展,在陕北、陇东各地均设立了观察站与试验区,业务方向更为明确,由西北生土所改名为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虞先生逝世后,就由朱显谟主持该所业务。工作范围遍及黄土高原区。因此,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朱显谟教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与精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朱显谟教授数十年来锲而不舍,深入研究黄土高原及其土壤侵蚀的防治,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辉煌的成果。兹仅就作者熟悉的情况简略论述:
确立了黄土风成学说及黄土层、中古土壤层的研究,研究了整个第四纪时期环境的演变。
对大量黄土颗粒组成分析的深入研究,提出黄土颗粒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结合对黄土区降尘的颗粒组成分析及黄土的垒结情况研究,明确得出黄土降尘规律及不同粒径随风力运转速率变化,有的黄土颗粒插入另一些运转迟缓的黄土粒中,以明确降尘速率的变化。
从大量调查研究与观察、分析得知,黄土层的沉积层的层状性,而且多层红色条带夹杂于均质的黄土层中,记录了整个第四纪时期的气候变化及其所生长的生物类型差异。在这一方面,朱显谟用土壤学观点与刘东生用第四纪沉积观点相互补充,使埋藏于土壤层的内涵逐步揭开,充实了土壤学与第四纪地质两门学科。
朱显谟教授对黄土区土壤的发生分类研究也取得了明显成果。他首先划分出人为的黄土发生类型—土,并有专著发表。认为是长期施用土粪,导致耕作层逐步加厚,性状逐步改善,成为既发小苗,也发老苗的土壤类型。
他还对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西部、侵蚀切割源面上,存在着色泽灰暗、有机层深厚而其含量较低的黑垆土开展研究,认为这一类有机质层甚为深厚,是陇东主要粮食生产的土壤。
他还对秦岭—太白山等高大山系顶部岩石裸面上附生的苔鲜,而形成薄层结皮土壤层开展微形态研究,总结发表了原始土的发生过程。
数十年来,朱显谟对整个黄土区土壤研究后,形成了对黄土这一侵蚀十分严重的土壤,具有较乐观的治理前景的认识。在造林、种草绿化覆盖黄土的广大坡面中,他和全所同志一道试行的飞播种草、造林的试点,效果很明显。他也曾数度发表论文涉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与农业利用土壤等问题。
朱显谟教授数十年来全身心投入黄土高原的整治与发展。但他在江西等地的土壤研究也取得了成果。如早期青年时代是在江西省进行土壤研究,除完成了区域土壤报告外,也数次发表过论文,认为红壤属古风化壳上形成的土壤。他也曾编制过江西全省境的土壤图,并在江西泰白马山设点。在红壤岗丘上进行种植与改良试验,均有试验成果发表。
席承藩,(1915-2002),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土壤地理和土壤资源调查研究,在土壤分类、调查制图、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综合治理及土壤普查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文系席承藩院士为庆贺朱显谟院士80华诞撰写,原载《水土保持研究》1995年第4期。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