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20年】(24)葡萄酒学院:产学研办学 中国葡萄酒人才的摇篮

来源:葡酒学院 | 作者:王亚宾 袁照程 杨和财 | 发布日期:2019-11-18 | 阅读次数:

  葡萄酒学院于1994年4月20日成立,是亚洲第一所培养葡萄与葡萄酒教学、科研、推广高级专业人才的学院。20多年来,学院按照从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全产业链人才需求为导向,开办了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国际就业能力为特色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创建了我国特色的葡萄酒高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及科研推广服务模式,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科技成果,持续引领我国葡萄酒高等教育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耕土耕心,酿酒酿人

  融合新农科新工科理念,引领示范葡萄酒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建一流专业为目标,新农科新工科融合发展为突破,强化专业特色,创建“金课”教学体系、创新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国际化培养,提升专业内涵。

  1985年原西北农学院创建了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2003年创建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开办至今。2009年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学院发起成立了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联盟,推动了国内18所高校开办本专业。

  创建了“葡萄-葡萄酒-工程-市场”4大专业知识模块和教学体系,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专业“线下金课群”。出版教材(专著)23本,其中国家规划教材2本、行业规划教材2本,新编教材4本,修订再版教材5本,将国家科技进步奖等最新研究成果写入教材,成为国内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之源。

  构建了以国际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了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学院文化陶冶+学生组织推进+行业大师引领+专业活动提升+实践锻炼体验+以德施教育人”的六位一体育人体系,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海外实践教学,累计派出136名本科生赴海外实习访学,形成了以建设自身国际化教育水平为支撑的国际化培养模式。

  学院以“耕土耕心,酿酒酿人”为育人理念,强化专业情感涵育,营造学生爱专业、以学习专业为荣的育人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直面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其人才培养及办学模式创新成果分别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次、一等奖1次和二等奖1次。涌现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次,获批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成为我国葡萄酒行业的一张名片和特色学院。

科学研究:春华秋实,继往开来

  葡萄酒学院以行业和产业需求为出发点,以最终产品为目标的水平分科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多学科方法为手段,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保障,经过20年的努力与探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葡萄与葡萄酒领域积淀形成了显著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有力地提升了我国葡萄酒行业技术水平,培育我国葡萄酒行业新业态、新动能。

  学院创立了我国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体系,攻克了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使我国符合国际标准的葡萄酒从无到有,为中国跃升为世界葡萄酒大国提供了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创立了我国葡萄气候区划新指标体系,结合品种的热量需求提出了各个产区适宜的品种和葡萄酒种,完成了我国酿酒葡萄品种和酒种区域化,发现并确立了我国酿酒葡萄十大产区,引导了葡萄酒产业向最佳产区发展,证明了包括西部产区在内的巨大葡萄酒产业发展潜力,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产业布局科学化、技术专业化、品种区域化、酒种多样化;创造出了埋土防寒区“爬地龙”栽培新模式,此模式是我国季风性大陆气候下葡萄栽培制度上的重大革新,为我国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研发的本土葡萄酒酵母的应用,彻底改变我国葡萄酒酵母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构建了我国葡萄酒地理标志及其保护体系,该成果被国家质检总局采纳;研发并应用了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推进我国葡萄酒行业技术提升,构建并推广了“从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学院累计发表葡萄与葡萄酒相关论文700余篇。培育出优质抗病酿酒葡萄品种“爱格丽”“媚丽”,并引育优质早熟酿酒葡萄品种“嘉年华”。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外观设计专利15件。学院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并先后获批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技术的源泉,产业的支点。

社会服务: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通过合校20多年来的探索,学院社会服务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学院在全国主要葡萄酒产区及生产企业建立校外研发基地60多个,与中粮酒业、张裕、云南香格里拉、内蒙古阳光田宇酒业、宁夏西鸽酒庄等50余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服务合作,与银川市人民政府建立了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动技术及人才合作,搭建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平台;与陕西、四川、新疆等地方合作制定了20多个规划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良好局面。学院在2018年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葡萄酒科技创新联盟暨丝绸之路葡萄酒研究院”,开启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推广、品牌推介、政策研究等内容的合作新高地。

国际合作:纵横通合,走向世界

  合校20年以来,学院以汇聚国际资源为目标,以纵横通合、多点多极为手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新空间。学院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创办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已连续在我国成功举办了20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举办了10届,加入了国际葡萄酒大学联合会,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约300多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交流,并先后接收法国、美国、意大利、卢旺达、巴基斯坦等20余名留学生来院实习,每年接受OIV硕士班来学院访问交流。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建立海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我校在国际葡萄酒产业的主导地位、话语权越来越凸显,学院被行业誉为“人才的摇篮、技术的源泉、产业的支点、文化的平台”。

学院改革:激发活力,高效推进

  学院在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方向的进程中,就如何盘活学院管理资源,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找准学院内生动力的着力点和抓手,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促进学院以高效运行为导向管理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结合学院实情,按照“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一流人才培养需求,设立了“人才培养办公室”,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专业教育全过程、全方位有机结合。按照建设世界“一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方向的需要,设立学院“学科发展办公室”,建立大学科管理理念,构建学院层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为一体的整体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