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进展】(32)吉文丽教授在“植物经济学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园林学院 | 作者:任璐璐 郭亚宁 | 发布日期:2019-10-16 | 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园林植物教研室吉文丽教授在双一流期刊、植物科学Top期刊《New Phytologist》(IF=7.299)发表了题为 “Functional ecology of congeneric variation in the leaf economics spectrum”的研究论文,吉文丽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artin J. Lechowicz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植物经济学谱”(Leaf Economics Spectrum,LES)是由澳大利亚著名学者IanWright教授2004年在《自然》提出,用于描述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以资源投资和收益权衡为基础的一类重要的植物功能性状。这些性状及其权衡关系是植物表型可塑性的重要表现,代表了不同植物物种之间的生存策略。对于研究植物个体生存策略、群落生态学,乃至生态系统功能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阐明“植物经济学谱”在不同资源条件下(光照和土壤磷限制)的权衡关系,吉文丽教授选取14种苔草属(莎草科)植物,设计了双因子控制实验。研究发现:(1)在资源条件限制下植物叶经济谱系中性状的表型可塑性会影响植物功能并使经济谱系中的性状关系复杂化。(2)在资源受限制的情况下,“比叶重”(LMA,leafmassper area;“植物经济学谱”中的重要性状之一)的变化偏移了以叶面积为基础(area-based)和以叶质量为基础(mass-based)经济谱系性状之间关系,以维持植物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速率和叶氮含量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弥补了单位质量暗呼吸和叶氮的损失。这些偏移反过来增加了光合氮的利用率以及氮磷比对植物生长的贡献。(3)LMA 是表征不同资源条件下植物生长策略的关键性状,其可塑性是处于一个整合的并且富有弹性的复杂系统的中心,它动态平衡了以叶面积为基础和以叶质量为基础的LES气体交换和叶氮性状,来帮助植物适应不良环境,并维持生长。文章最后揭示了比叶重这一指标对不同性状之间资源获取过程中权衡关系机理,并呼吁国内外学者加强科属植物“植物经济学谱”权衡关系的研究。

  原文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nph.16109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