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学党史 践初心】(7)胡必德:揣一颗初心,一生只干一件事

——记玉米育种老专家胡必德研究员

“说起入党,那是42年前的事,但回想起入党的初心是什么?这些年做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我想用两个字来描述,‘走和攻’,它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多年来的坚守,‘走’是跟着共产党走,‘攻’是攻克农业科研难题。”这是一名老党员的心声。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他用大半辈子坚守着初心,用行动印证信仰的力量。他就是出生于湖南祁东,扎根于大西北的玉米育种专家胡必德,一位揣着初心,一生只干一件事的研究员。


胡必德(左一)讲解玉米雄性不育系材料

立志跟党走

从湖南祁东到大西北,一晃65年过去了。

1956年,20岁的胡必德为响应党和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怀着一腔热血,跨越1200公里,来到了陕西。

1958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所谓“教育革命”,下农村,进行再教育。生活在农村的他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也知道农业发展的迫切性和关键性。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只有把粮食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生产粮食、种植粮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面对玉米种质资源贫乏、育种技术落后等问题,胡必德主动扛起玉米育种的“大旗”,立志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为此,他坚守了一辈子。

从吃米到吃面,从南方腔调到陕西方言,从不习惯到如今操着一口地道陕西腔,大西北成了他真正的家。

矢志攻难题

“这一生中最开心的时间就是在玉米地里乘凉遮荫,看着玉米壮硕的身躯披着绿油油的外衣,孕育着颗颗饱满的玉米籽,打心底开心。”谈起玉米育种,胡必德全是乐趣。

其实,哪里是乘凉遮荫?从种到收,风吹日晒,玉米叶子刷得胳膊都是浅浅的伤痕。可是醉心于事业的胡必德,满心满眼都是对每年科研结果的期待,此等小事他已习以为常。

在60多年的玉米育种过程中,他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以柱形为基础,抗病为中心,高产优质为目的。搞好三群种质资源,打倒三把尺子,坚持两个基本杂交模式”,这是他一生玉米育种的战略思想和技术路线,也是他用一生提炼出来的实践总结。

曾担任过陕西省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陕西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和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他, “5+2”的工作模式是他担任所长的习惯,每周5天弄政务工作,2天回到玉米地里继续科研。

潜心研究,天道酬勤。胡必德先后荣获8项重大成果,其中武105玉米品种和陕单1号玉米品种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武106玉米品种和陕单7号玉米品种的选育获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参与编写“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图册”等7本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一生玉米情

不忘初心,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胡必德有了更多的想法,更高的追求。为了使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惠及更多的农民,他依靠着超前的开拓精神和不服输的科研精神,组织多位退休科技人员创办了陕西首家民营农业高科技企业——陕西高效农业开发研究所。

企业成立之初,仅有3.2万元的启动资金。在那时候,这不是一笔小数目,除去他的“养老钱”,借钱创业也不妨碍它的“茁壮成长”,今天已发展成为登峰种业有限公司。“登峰”是中华玉米育种勇攀高峰,培育属于中国土地的品种,让百姓有粮可吃、有种可依。他还强调,企业间既要百家争鸣,又要百花齐放。

如今耄耋之年的胡必德,依旧坚守在农业一线。86岁的他精神矍铄,在海南南繁基地和杨凌之间来回到穿梭。

他说:“是党和国家带我来到这片‘大西北’,赋予了我能够为之贡献一生的机会和力量,我这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我不敢说我做得有多好,但起码我问心无愧。”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