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新实验学院《有机化学》全英文课程和第四轮《生命与有机化学》全英文暑期课顺利结束。为总结课程教学效果,推进下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创新,7月7日上午,在创新实验学院智慧教室举办了有机化学幕课、全英文课程及暑期课程师生双向反馈座谈会。创新实验学院副院长王小平、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张林生教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8名任课教师、外籍教师Uwe Schneider及40余名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省教学名师、课程负责人王俊儒教授首先介绍了我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和有机化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从团队建设、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反馈了整体教学运行状态和教学效果,以及相关举措对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接着,袁茂森教授和张涛副教授先后反馈了生物类有机化学(中文)课程教学、新教材资源建设预期、全英文课程教学等3个调查总结。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学习时间投入不足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讨论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全英文课程教学中英语基础薄弱是限制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学团队其他成员也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与会的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对本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和暑期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考核方式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大多数学生认为收获大于预期。生物1803班向洲甫同学说,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和需求随时调整,建议把课程重点内容放到慕课里在线预习,开展混合式教学;英语构词法在有机化学英文命名中非常重要,这个弱项需要加强,掌握后可以明显增加专业词汇量,有利于阅读外文文献。生技1803班邴梦瑶说,全英文教学和暑期课程对我们帮助很大,学到很多在普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老师鼓励提问,尤其是暑期课程小组研讨,参与感很强,精力都很集中,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很快;有机化学从中文到全英文教学,使用全英文教材,课程质量内涵不同,对学生挑战度较大,而《生命与有机化学》暑期课程则外教全程参与,更是一个拓展提升延伸。同学们普遍期望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课程,对开拓学生学科视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校督导组成员张林生教授对基础化学教学采用全英文、双语还是中文授课谈了自己的看法,建议采取课程分级教学的机制,注重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王俊儒教授从拔尖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分析了英文授课、中文授课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影响,提出同课异质和课程分级开设的新举措,强化人才质量内涵,这也是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措施。最后,王小平副院长根据创新实验学院一直坚持实施的教学约定制度、团队授课、教学方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成效,结合师生的反馈意见,高度评价了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对优秀人才培养的贡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了持续提升人才质量,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进行全英文授课和开设暑期课程需要坚持。他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度调整,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完善,勉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科研平台,不断进取、奋发有为,努力成为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实验学院有机化学全英文教学和暑期课程已经开展了四年,学生普遍认为老师在讲授过程能将基础知识和学科最新进展结合起来,通过研讨和阅读文献,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创新实验学院今后将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以本为本”,坚持内涵发展,为提升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而努力。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