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平凡美丽的后勤人

杨军楼:哪里需要 就到哪里去

  自1994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杨军楼一直从事我校后勤饮食服务工作,做过6年的火工,菜案、面案并兼职库管员,尽心尽力,爱岗敬业,与同岗人员和谐相处,深受好评和肯定。

  从2012年起,杨军楼共调转过6个岗位,先后担任过生产班长、库管员、食堂管理员等。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去。无论到何处上班,他都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尤其是2012年至今在学生六食堂担任管理员期间,他的工作能力一直在不断加强和提高,学生六食堂被后勤饮食服务中心定位“6T样版食堂”,学生就餐满意度由2017年的80%,上升到如今90%。

  杨军楼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并自始至终作为一条红线不松劲,常抓不懈。他对员工的行为规范要求非常严格,对食堂里的物品摆放、餐具清洁、消毒、饭菜质量等也都有严格的检查和考核制度。杨军楼时间观念非常强,早年居住北校区没有交通工具,徒步一小时于早上6:30到达南校区上班。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春夏秋冬,炎阳或雨雪,从不迟到早退。

  每年学校都要举行多次大型活动,他都全力以赴,甚至通宵达旦,准备好饭菜,保障客人就餐。

  杨军楼爱岗敬业,为师生热情服务,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多年后勤先进个人他榜上有名,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饮食先进个人。

席宏刚:用电线编织梦想

  席宏刚是我校后勤动力中心水电维修班班长,他在此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守时、敬业,一丝不苟。任务来了,无论白天黑夜,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出事地点排除故障,从而保障了学校水电安全,曾获“全国高校后勤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电力属于特种行业,可看不可摸,他认为,水电维修工在单位是一片叶,在家庭是顶梁柱。万一出了事故,会给单位造成负担,给家庭带来巨大伤痛。所以,他把安全第一始终放在心里,每次执行任务,队员必须携带安全帽、安全带,脚穿绝缘鞋;开挖地沟,必设安全护栏。

  对于水电改造,他们不仅及时检修故障,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每个星期对室外供水管道及阀门检修,仅2018年就大检修28次,每隔2—3个月对室外路灯大检修。近一年多来,对供电(电缆)架空线及配电设施抢修18次之多。去年的一天,水保所11号家属楼突然停电,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除电缆故障后,进楼检查6个电箱,发现电线短路,经过6个小时抢修,圆满完成任务。

  15年来,席宏刚带领他的团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保障我校电力安全运行,保障大型活动临时用电,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席宏刚善于学习,思想积极上进,做事雷厉风行,工作吃苦耐劳,处处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专业技术过硬,为学校安全用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伟刚:身先士卒  创新工作树榜样

  吴伟刚,现为后勤农科院住宅区物业工作部班长。他曾是一名军人,他在工作中管理严格,做事认真负责,带领12名物业管理人员,发扬军人不服输的精神,把雷厉风行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带到物业团队并不断发扬光大。他一丝不苟把老住户区管道排水、电路维修及杂物分类、清除等工作做得有条有理,致使住该宅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四月初,渭惠渠农科院家属区段南侧杨树花絮飘落满园,易产生火灾隐患,他组织队员每天给地面洒水、清扫,经过一周的坚持,顺利度过了杨树花期,住宅区安全得到保障。

  吴伟刚在工作中善于思考、爱动脑子,总是能创新性地做好每一件事。譬如,一般安装灯泡要上高梯,他把易拉罐加工安装在高杆上,一个人在地面上就可给楼内上空安装灯泡,这项技术革新省时省人,又简易、实用、安全,得到了班组同事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今年清明假期,农科院住宅区7号楼一单元一住户管道破裂,地沟里污泥浊水,又臭又脏,他会同另一名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毫不犹豫地钻进地槽,从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两点半,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奋战3个小时更换管道13米,确保楼内管道正常供水。李姓住户给校长信箱投了感谢信,信中说“两位师傅到我家关闭阀门,一头钻到井盖下穿管子,身上是污泥,满头大汗,衣服湿透了,顾不上吃饭、喝水,他们说:‘赶紧干完活,给楼里供水,大家还等着用水呢’。这样的好员工,急住户之所急,不考虑个人利益很难得,我心中充满感激……”

  正是对待工作时这样一份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和他的班组在多年的工作中,不断的用实际行动感动着所有校区用户,并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张革宁:车行千里  行稳致远

  张革宁是我校后勤运输服务中心司机,中共党员。多年来,他,注重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在交通运输岗位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体现着人生观和价值观。10年开车安全正点无事故,且服务态度又好,被党组织树为“党员示范岗”。

  他说:“我开的大轿车40余座,确保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大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张革宁业余时间积极主动接受安全教育,学习国家交通安全法规,严格遵守本单位制定的“驾驶员工作职责和守则”及“服务要求”。每次出车前他都要细心地检查车辆方向操作,轮胎、机油等关键部件。所以仅2018年安全行驶3万多公里,正点无事故,为保障学校用车做出优异成绩。此外,去年暑假期间,他在我校30多个教学基地出车20多天,每天认真工作10小时,毫无怨言,他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师生赞扬。

  “我是党员,开好车,服务师生员工是我应尽的职责。”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去年9月初接待新生期间,早晨6点出车晚上10点收车,每天连续工作16小时,确保新生安全整点到达报名点,他还主动帮助新生搬送行李,受到新生家长多次称赞。今年春季,离退休教职工外出参观,车在行驶途中,他在车上播放党员教育专题片,还将话筒转交有才艺的老同志展示歌喉,车到达目的地以后,他站在车旁,搀扶腿脚不方便的老同志,大家都说,党员就是不一样。

  张革宁处处心系师生,事事想师生之所想,把安全服务贯穿于车辆出行的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党旗增辉。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