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中西部高教振兴三道题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建设教育强国,要建成教育强国就不能只是一部分强,而是东中西部都能得到均衡、充分的发展,中西部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说。
长期以来,重点院校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是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难题。为求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三大难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高等教育结构如何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
“看到各种排名,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吴普特感慨地说,客观指标很重要,但是对区域行业高校来说,仅仅靠这种客观指标来评价还不尽完善,他认为还应考虑一所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承担的国家战略使命。
建立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个共同难题。引导高水平大学持续健康发展,科学评价是核心。
中西部高校数和在校生数接近全国三分之二,体量非常大,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
“应该建立多元化的、鼓励大学追求卓越、具有特色的分类评价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表示,应当在评价中西部高校时,对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振兴作出的贡献予以适当的考量。
事实上,在今年1月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赵继在发言中就提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48.1%,预计到2020年前将迈入普及化阶段,不能再用精英化的思维来办普及化的高等教育。
“我们不能身子进入普及化、思想还停留在精英化阶段;不能嘴上讲多样性、心里还想着同质化;不能再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一个维度办所有高校。高等教育的结构应该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鼓励更多高校办出特色,向多样化、差异化发展。”赵继说,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不能仅靠少数顶尖大学的扩招,还要能办出一批像巴黎高工、巴黎高师这样的特色大学,结构改革和分类导向将是下一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力点。
“国家给我们的使命任务,就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我们在评价时就不能仅仅只数论文,而应该综合考虑大学的办学使命定位、发展度和未来的成长性。”吴普特说。
中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优秀人才
“东北的狗皮帽子戴到海南不热吗?人走了,帽子就留在东北吧。”在3月7日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话,在来自中西部高校的政协委员中引起了共鸣。
办学,人才是关键,有了一流的师资、优秀的学生,一流大学建设才有基础。但在吴普特看来,现在中西部优质生源都在往“东南飞”。“区位和待遇上的差距,人往东南走可以理解,但是教师都离开了,还招不到优质生源,中西部高校怎么发展?”吴普特说,这几年国家人才计划对中西部有所倾斜,但还不够。而对那些在中西部拿到“帽子”就要走的人才,是否考虑“摘帽”,“人可以走,但‘帽子’得留下”。
“西部人才向东部流动,可不可以参考足球的转会费呢?”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认为,应建立人才流动激励和补偿机制,对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高校流入的人才,国家可给予工作生活津贴补助。对从西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校流入的人才,国家可要求流入地区政府向人才流出西部高校给予经费补偿。
作为中西部地区民族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对人才短缺深有感触。
“中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的优势不大,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培养,但我们连博士点、硕士点都很少,想要自己培养高层次人才都没有机会。”谢尚果介绍,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才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且只有4个。
方明建议,可以采取类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方式,制定“西部省属高校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给定一定数量指标,为西部省属高校定向培养高学历人才。
“国家级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国际交流平台向中西部倾斜,也会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到中西部来。“吴普特说。
如何加大投入办好中西部高校
“上世纪50年代,上海交大几乎整体搬迁到西安,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上海经济的腾飞,上海交大的实力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西安交大。”在吴普特看来,要重视区域经济差距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经费方面,尤其需要中央政府统筹考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对此也深有感触,教育经费来自中央的差异不大,更大的差距是来自地方政府的投入。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已很努力,但由于经济总量偏小、实力不足,能给学校的投入就比较少。
对此,吴普特建议,对行业特色明显的院校,如农林水地矿油类高校,教育部门能否与相关部门联合起来支持?因为行业特色院校培养的人才基本都是为这些行业服务的。
方明认为,可以制定有效激励政策、措施和评价机制,推动中央各部委和中央企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发基地、成果转化等方面与原有隶属关系的中西部省属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提供经费、人才等资源的支持,促进相关高校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在吴普特看来,“特色发展可能是中西部高校的一条振兴之路”。
“新中国历史上,我们学校自主选育的抗病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先后主导了黄淮麦区4次品种更新换代,是真正为国家战略而生,因国家战略而为。”吴普特说,当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中亚地区开展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将中亚地区打造成“国际粮仓”进行了初步探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组织师生深入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西藏等地,开展大规模“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学校正是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董鲁皖龙 柯进 高毅哲)
(《中国教育报》 2019年3月12日 03版)
代表委员建言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中产生热烈反响。大家纷纷结合我省省情和调研实际,围绕乡村医疗卫生、人才振兴、产业发展等建言献策。
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石
“要实现健康乡村,就必须‘强基层’。”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祁志峰曾利用几个月时间,先后深入安康市石泉县、咸阳市三原县、泾阳县的多个村落,对我省农村医疗保健情况进行调研,为全国两会提案作充足准备。
祁志峰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新农合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好转。与此同时,尽管我国贫困人口总数在大幅下降,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贫困户总数的比例仍不容乐观。“这说明,广大农村对于卫生保健,尤其是疾病预防方面的普及和推广,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城市居民现在基本能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但农村目前还做不到,也很少有人去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祁志峰认为,应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切实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多次提及乡村医疗卫生,并明确了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要求。我认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综合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一项都不能懈怠、不能落下。”祁志峰同时建议,要加强对村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管理,依托基层卫生机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农民群众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意识。
抓牢产业结构调整抓手
“制定产业规划,粮食生产不可忽视。粮食生产不仅是重要的产业之一,而且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谈起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在陕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有限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吴普特认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诸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将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吴普特说,对陕西来讲,陕北、关中、陕南的农业结构如何布局?首先就是要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市场有效供给来定位。
如何让农业科技成果鼓起农民腰包?吴普特介绍了“西农经验”,就是通过示范,先做给农民看,让农民亲眼看到技术带来的革新和变化,从而相信这项技术,促进观念的转变,接受新技术,达到示范推广、脱贫致富目标。
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应先破解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抓手也是人才。”吴普特说,去年暑假和今年寒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曾组织3000余名师生深入西北五省和内蒙、西藏等地约4.7万个行政村开展“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乡村振兴最缺的是人才、是技术。“缺少有效劳动力资源,没有先进的技术,乡村怎么振兴?农业现代化又怎么实现?”
吴普特说,乡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如何满足乡村的需要,将是高校在促进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中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高校、特别是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就此,吴普特建议,一是要搭建产业平台,吸引有效劳动力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二是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是要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提升农民的能力水平。(满淑涵 原登荣 唐冰)
《各界导报》 2019年3月11日 04版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也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认真翻看预算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今年国家的投入还是不少的,应该考虑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他建议,在政策层面给予西部地区人才引进和发展更多支持,稳定和保护人才队伍,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陕西日报》 2019年3月9日 01版)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