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学子热议电影《李保国》

  11月24日、25日,电影《李保国》在我校南北校区展映,在学子中引起巨大反响,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植物保护学院2017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研究生齐丽君表示,李保国教授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新的时代内涵。李保国教授能取得如此不平凡的成绩,靠的是传承和钻研,凭的是专注和坚守,是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身为一名西农学子,我们要深入农村、服务群众,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周蕊感言道,李保国教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三十多年扎根基层,完成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实干的政治品格。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做到不忘初心,向李保国教授学习,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人文学院2017级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申蕾说:“不要想着爬多高,想想你的根能扎多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农林院校的一名学生,我们更应该谨遵诚朴勇毅的校训,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刻苦学习,为中国农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林学院2018级林业专业研究生王敏表示,作为一个“学林人”,李保国教授就是我们的榜样和标杆。我们学林,我们更要爱林,用专业所学造福更多的人。

  经济管理学院农经1701 班周馨怡谈道,李保国教授把平凡做到了不平凡,不怕苦不怕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是一面旗帜,引领者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奋发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安1603 班付雪表示, 纵观李保国同志的一生,可谓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生。作为中共预备党员,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应当以李保国同志为镜,始终对党忠诚,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和学校争得荣誉。

  资源环境学院水保1802班 黄倩倩表示, 李保国教授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生命价值依然在发光发亮。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经理管理学院工管1805班林世菲谈道,李保国教授是时代的楷模。他的感人事迹打动了在场观看的每一位观众,更是激励了每一位西农学子。他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值得当代每一名新青年学习和传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习李保国教授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的大道上走出青年一代的风采。

  资源环境学院地信1602班孙志同表示,用自己一人的辛勤努力开启了一个地区的发展盛况,李保国教授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生的大格局。这是我们大学生今后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启示我们不但要拥有信仰,拥有回报国家的决心和抱负,更要敢于扎根基层,“不要总想着爬多高,要多想着根扎多深”,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一生。

  机电学院机械类1811 班郑洁表示,李保国教授用他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学问要扎根于实践中。影片的最后李老师带领着身后的学生一同向前走去,正如他口中所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精神的接力永不会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要跑好这一棒。生逢其时,责任在肩。身为西农学子,我们要向李保国老师学习,向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时代楷模学习,践行“西农精神”,卯足了劲往深处扎根。

  农学院农学类1806班王悦感言道,太行山上新愚公,杨凌麦田系苍生。他,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他,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麦田里的奋斗者——王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后稷传人,我辈担当。

  资环学院资环1702班罗一诺说道,全片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李保国教授的扎根土地的深挚感情,但仔细想来,李保国老师的精神实际上早已流传在了每一个农业工作者的心中。正如演员吴军所说,西农是一个宝库。在这片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土地上,孕育着“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在这里涌现出被百姓誉为“赵劳模”的赵洪璋院士,将小麦当作孩子的“三秦楷模”王辉教授,还有许许多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的西农人主动担当,在田间地头、酷暑严寒里刻苦钻研,推广新技术。这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时代精神。

  水保所2017级研究生周俊杰表示,最感动的是李保国知道自己病重更加争分夺秒地工作,给农民解难题。他竭尽所能,把生命都献给了太行山,献给了农民朋友。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莫过于此,舍小家为大家,舍己身为人民,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动物医学院1702班李蔚感言道,李保国教授的一句“活着干,死了算”,让我看到了他身上的那股硬劲,一股倔劲。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电影展示的是三代人的传承。“太行山就是我心中最高的山”,李保国教授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把爱农为农的信念镌刻在我辈心中。影片结尾,在李保国教授身后,不计其数的青年学子步履铿锵前赴后继,令在场师生无不热血沸腾。作为一个西农人,我也感到无比自豪,为自己的专业,为自己的学校,为各位西农的老师,他们都是李保国,将一生奉献给了农业,扎根土地。感谢李保国老师,感谢各位老师!

  理学院计算1702班雷颸湲表示,35年如一日扎根在太行山的他,从来都不是只喊口号。“撸起袖子加油干”是他一生的追求,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为这片土地播种出了明天的太阳,撒下了希望,他的努力化作了农民们脱了贫,致了富,换来了千千万万农民对他崇高的敬意与缅怀。

  经济管理学院工管1807 班蔡亲峰感言道,种果树本是一件平凡普通的事情,而李保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本就平凡的事却显得意义非凡,值得我们当代青年人的思考和学习。“活着干,死了算!”深刻的表达了李保国老师对基层农业建设的热情和决心,令人钦佩。

  资源环境学院环工1610 班郝鑫辉谈道,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总会有这样一些人,为国效力,为人民效力,而这样的人我们称为国之栋梁。而今天的主人公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位。“太行山上埋忠骨,民心深处有丰碑”,这是李保国教授一生最好的写照。

  资源环境学院水保1802 张智健表示,李保国教授扎根太行山,付出了自己,富饶了太行山。他不仅是一位农大教授,更是一位拓荒者,一位领路人。他点亮了贫苦山区的希望之光,成为了山区人民的精神支柱,不畏艰苦,无私奉献,尽管他人走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化学与药学院化生1702班曾一琴说道,一件事,一辈子,心系太行山,魂归太行山,只求默默无闻地坚持做好本职工作,这一坚持就是三十五年。心中无小我,只有勤恳工作,面对乡民的笑颜。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仰和学习,也值得我们所有即将成为国家建设栋梁的学子以此自勉!

  外语系英语1704张一璇表示,30多年来扎根山区,为彻底改变山区“旱、薄、蚀、穷、低”的面貌付出了全部心血。当人们让他休息时,他说:“活着干,死了算”。他不追求金钱和地位,只想着怎么把山治好,把树种活,把果结好,干成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儿。个人的价值与意义,紧紧结合进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步。

  植保学院植保1702 班唐亚洁表示,林永健说:“为什么要接这样一部没有票房的影片?当时他们给我一讲这个人啊,35年如一日在这个山沟里边帮着老百姓脱贫致富,就这一点就打动我了。做人得换位思考,假如李保国是我的兄长,是我的好朋友,是我的老师,35年干这个事,那我真得替人说说话,替人宣传宣传,要不然我良心道义过不去,就凭这一点我就接了这个戏。”感谢主创团队将李保国的精神搬上了荧幕,让更多的人对“农业”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感触。它深刻地教育观众——你可以不事农、不知农、不学农,但是你不可以轻农。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