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园艺作物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2018年度项目总结会在我校召开。副校长冷畅俭出席会议,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倪元颖教授主持会议。我校等14个科研院所的50余名相关领域项目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园艺作物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主要以我国园艺产品加工中规模巨大、附加值高的副产物为资源,针对其营养功能和物性特点,进行低能耗、高利用率、高附加值、生态环境友好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的目标,以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创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和谐的新局面。会上,我校食品学院樊明涛教授等14个子项目负责人围绕猕猴桃、柿子、菠萝、荔枝、秋葵、芒果、柚子等园艺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工作进展汇报,并在汇报结束后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今后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樊明涛课题组主要开展猕猴桃和柿子及副产物的加工利用研究。课题组采用发酵手段将猕猴桃和柿子加工成果酒、果醋、饮料等产品,采用浸渍处理、果胶酶、谷胱甘肽添加等方法改善酒体品质,获得了成熟的酒类产品加工新工艺。同时,针对猕猴桃幼果、青柿等副产物,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有机试剂提取等方法获取其中的酚类、单宁等物质,采用电化学和高效液相技术对猕猴桃幼果中的酚类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得了酚类物质提取、检测新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猕猴桃多酚及柿单宁的抑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园艺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已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 5篇、EI 2篇。制定企业标准1项,开发猕猴桃果露酒新产品1项,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