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添彩党旗】(16)王朝辉教授团队:让青年人在担当中进取

“敢于担当,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虚心好学。”

这是中共党员,资源环境学院15级硕士生黄倩楠毕业后在单位受到的评价。这个河南姑娘前往几千公里外的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仅一年半就被破格提拔成科室副主任。

提起自己进步的秘密,她感动地说:“我是在团队里一步步成长的。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也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田间工作_副本.jpg

黄倩楠所说的团队,就是我校资源环境学院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创新团队。这个团队为何将担当意识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青年人的担当意识如何培养?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我们走进了这个科研团队,寻找答案。

“担当”来自老一辈的言传身教

2017年毕业的研究生马小龙目前担任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也担任香格里拉市松赞山行妙果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总投资4600万元的高海拔晚熟蓝莓建设及运营项目。

“当年在校的时候老师经常讲‘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在现代企业的生存环境中是普适的,就像一个信念指引,引导我踏实做事、勇于担当,不断朝着这个理念靠近。”马小龙说。

能够凝练出这一培养目标,得益于老一辈专家的言传身教。团队形成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团队先辈、中共党员李生秀和赵伯善等土壤肥料专家克服科研条件落后、工作环境艰苦等不利因素,扎根黄土高原,一辈子踏踏实实工作,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贡献了毕生智慧和力量。

“老一辈科学家最令人敬佩是他们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执着。”王朝辉介绍道,他的导师李生秀教授一生坚持开展田间试验,一切结论都要到田间去验证,在实践中去寻求科学真理。同时,李生秀教授坚持十余年,完成三部百万余字的著作——《中国旱地土壤植物氮素》、《中国旱地农业》、《Dryland Agriculture in China》,为旱地农业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病中,李生秀教授还坚持写好最后一篇文章,把好最后一关,把对科研的执着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李生秀教授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严格和严谨态度在全国都有名。回忆当初,王朝辉坦言自己也曾经有难以承受压力,向老师提出“抗议”的时候。等自己站上三尺讲台,从事科学研究、指导研究生时,才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对老师的怀念与敬意也愈益深切。

无论是对科研教学,还是人生,老一辈都留下了深厚的精神传承,这些精神财富也逐渐成为了团队师生的共同遵循。

“老师经常讲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和‘农业科学研究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来说,就是要始终做到研究紧密对接农业生产,研究的主题和结果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王朝辉说。

着力打造科研教学优秀团队

2005年,由王朝辉教授作为带头人的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创新团队成立。团队在共同的目标引导下不断发展,2012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科研创新团队。为了更好地引领研究生思想教育,2013年经学院党委批准,团队建立了研究生党支部。目前,团队共有教师16名,研究生156名,党员49名。

团队组会_副本.jpg

作为师生共建支部,对团队老师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团队提出了“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党员是群众的榜样”,要求老师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强化担当意识,给学生起好带头作用。

提到党员的榜样力量,中共党员、团队12级博士张达斌最难忘的是自己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那段经历。

“刚从学生转变为教师时,曾对如何做好教学和科研感到迷茫。王朝辉老师及时发现了我的心结,从自身教学和科研经历出发,约我谈心交流。让我明白了‘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严格,更要对自己严格;老师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带动学生不断进步?’‘青年人要敢担当,这一点很重要!’‘与人合作、团结协作,才能形成竞争力,才可能办成大事。’”

在团队老师的带动影响下,他明确了前进方向,在教学科研不断进步的同时,先后获得“2019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2021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4年,支部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基层党支部。2018年9月,支部获批进入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建设序列。团队师生扎根西北,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踏踏实实地为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负责担当继续书写未来答卷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近三分之一小麦晚播。今年春季以来,王朝辉教授团队一直牵挂着陕西小麦生产,积极组织专家深入渭北彬州、永寿、岐山、乾县、蒲城、大荔、合阳等七县,指导做好晚播小麦科学施肥促弱转壮工作,并多次开展小麦管理技术培训会,落实壮苗举措。

老一辈科学家“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的精神一直是团队师生的榜样和目标。团队坚持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理论和技术研究,再将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践。

经过数年的努力,团队构建了黄土高原中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旱地农业田间试验基地网络;还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分布于全国的综合试验站合作,构建了全国小麦营养与有害物监测和调控技术研究网络,为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调控研究、人才培养及成果推广示范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要课题10余项,在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团队还承担国家小麦和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等重点项目的研究任务,以“丰产优质、资源高效、土壤培肥、环境友好”的目标,为支撑西北旱区及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团队支部师生重温入党誓词_副本.jpg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进基层、走进一线、走进人民群众,努力成为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中共党员、22届硕士毕业生孔旭积极报考农业类的基层岗位,已签约江苏盐城大丰区农业农村局。

据统计,获批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以来,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创新近45%的毕业生选择去基层、去西部就业。有更多的青年人接过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响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前往各地服务于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用青春续写奉献和担当。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