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虫害治理教师团队,是一支由院士领衔,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杰出人才组成,具有国际化视野、老中青梯队人才相益互补的教师团队,他们传承创新,砥砺前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荣获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为了更好地掌握陕西省小麦条锈病的初期发病程度,做好条锈病的测报工作,每年春季,康振生院士都会率领团队一行,前往省内外多地开展条锈病监测及小麦返青情况考察。他们根据考察发现的条锈病发病情况,提出防控策略,并向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进行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小麦条锈病又被称为“麦癌”,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常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产。2017年5月,康振生率领团队,将这个世界性难题成功破解。
用初心践行“西农精神”
团队负责人康振生院士从20世纪80年代起,师从李振岐院士,从事小麦条锈病研究工作,先后赴加拿大、德国开展研究合作,最终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了祖国。他的想法很简单:“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杨凌科学家的使命,正是由于国家的需求,大量的科学家扎根在杨凌,献身在杨凌,为国家的建设奉献了一生。”
至此他一直坚持扎根西部,以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在农业科技第一线聚焦粮食安全,追踪世界前沿,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用科技 “护航”小麦生产
回到母校后,康振生从不同学科选拔出了一批精干队员,组建起植物病虫害治理研究团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同攻关,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系统深入研究新常态下小麦重大病害的发生致灾规律。
“我们如何去揭示作物的抗旱抗病机理?我们如何去找到作物的抗旱抗病的基因资源?那么在这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技术和现代的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来培育优质高产广适的作物新品种。”康振生院士介绍道。
通过数千份样本采集、上万次实验研究,团队发现,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2017年8月,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上发布,引起业内强烈反响。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团队研发出了越夏区针对性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一套多病害绿色防控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保障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 40亿元。201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用德行涵育“东南窑文化”
在教学方面,植物病虫害治理教师团队通过以教学名师为核心,组队建课授课,打造精品课程,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获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探索出“溯农源、彰农本、兴农学、践农行”的优秀学科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涵育师生品行,筑牢知农爱农的思想根基,实现全方位育人。开展昆虫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系列活动,面向大、中、小学生等开展科普教育。
团队教师坚守扎根西部、教书育人、爱国敬业的家国情怀,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凝练形成 “师承相续、相互协作、艰苦奋斗、潜心钻研”富有植保元素的“东南窑文化”,带动和影响着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