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2017年我校加强改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侧记

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底色 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2017年我校加强改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侧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教师作为教育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只有通过学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肩负起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正如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所说:“要让理论学习成为一种责任和习惯,通过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更好担负起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2017年,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按照校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

坚持以上率下 在增强学习引导力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党务公开条例是基础性的党内法规,都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切实增强规矩意识,带头遵守并落实到学校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在主持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时指出。

  全年校党委中心组先后组织开展理论学习10次,其中组织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4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3次,每位中心组成员至少做主题发言2次,谈认识、谈体会、谈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真正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扎扎实实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领导班子成员在理论学习上率先垂范,结合学校实际“下茬下功夫”真学深学,充分发挥了排头兵、先行者的带头表率作用,增强了学习的引导力,营造了全校上下重学习的浓厚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32个基层党委(党总支)中心组累计共开展政治理论学习322次,举办辅导报告47场次,组织参观考察学习10多次,学理论蔚然成风。

围绕重点内容学 在深入领会上“下功夫”

  新时代,明什么道、信什么道,这是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各单位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特别是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学,党员领导干部带领教师共同学,全体员工一起学,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地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内涵。

  截至2017年12月底,累计组织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67场,基本覆盖了全体教职工。通过学习,广大教职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为履行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主题征文和我写十九大书法笔绘活动,在校园网和学校官微开设“学习十九大”“加油新时代,西农教授有话说”“新时代,新作为”等栏目,组织教师围绕如何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撰写心得体会,激发师生奋发有为的激情热情。

创新学习形式 在增强时代感上“下功夫”

  紧密结合实际,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运用深受教师喜爱的鲜活方式,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各单位走出学校,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资源开展学习,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广大教师对党情国情校情的认识。

  林学院、食品学院、信息学院、化药学院、理学院、机关党委、场站管理中心等单位组织教师赴照金、延安、扶眉战役纪念馆、甘肃会宁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地、梁家河、马栏、泾阳安吴青训班遗址、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斗口试验站和洛川会议遗址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资环学院开设“资环讲堂”“我是党课主讲人”,打造特色教育平台。外语系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生命学院利用微信平台“青听”推送学习信息,动医学院举办微党课大赛。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和教师成长需要,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郭湛,西安交通大学卢黎歌、王宏波等知名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

  水建学院开展“听前辈峥嵘故事,做当代合格党员”主题教育活动。附中立足中学教师实际,把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与年级组学习有机结合。离退休处举办“畅谈十八大,喜迎十九大”等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推进正能量活动。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不仅提升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引导教师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典型引领示范 在推动学做结合上“下功夫”

  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教授、科学院院士邵明安研究员,“三秦楷模”王辉教授,张涌教授领衔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最喜爱的大学老师”和“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等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是我们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和标杆。

  植保学院以庆祝康振生当选院士为主题,开展“西农精神”大讨论活动,利用学院官方微信“植小保”宣传学院名师和先进典型,弘扬科学家精神。

  水保所利用举办朱显谟院士追思会和庆祝邵明安当选院士座谈会,开展爱岗敬业、爱校爱所精神教育和“西农精神”大讨论活动,引导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动科学院举办邱怀、刘荫武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宣传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优秀品德,激励教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水建学院建设举办“李仪祉系列报告会”,传承弘扬先贤的崇高精神。

  农学院学习王辉先进事迹,激励教师脚踏实地,重振种业辉煌。信息学院挖掘树立身边典型,宣传拄着拐杖上课的杨会君老师,身患重病不忘探索考试改革的陈勇老师。

  通过典型引领示范,激励广大教师崇德向善,让理论学习更具有方向感和价值感,教师学和做的自觉性增强,学以致用取得了积极成果。

  风景园林学院实施“园林先锋工程”,后勤服务中心践行服务育人,机关党委把做好扶贫帮扶作为检验教职工学习成效的试金石,经管学院在宁夏建立乡村振兴示范点助力脱贫攻坚,等等。

构建长效机制 在推进学习常态化上“下功夫”

  抓学习,贵在“长”“常”,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各单位通过不断完善学习机制,规范学习行为,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建设。

  人文学院定期在学院网站公布教职工理论学习参会情况,把学习情况和政治表现作为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的首要内容。食品学院坚持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学习情况和考核相结合。化药学院在各项评优、职称评审中做好师德考核,落实“一票否决”。机关党委检查各支部组织生活记录本、党员学习记录本,召开理论学习交流会,总结经验,提出不足。机电学院尝试把年终教职工基础津贴与参加政治理论学习考核结果挂钩,保证学习参与率和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以测促学,提高学习质量。各单位分别于3月、7月和12月组织开展了3次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坚持文化涵育 在营造良好氛围上“下功夫”

  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各单位立足自身实际,注重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充分发挥好文化的推动作用。以传承弘扬“西农精神”为重点,深入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动科学院凝练“畜德自牧,富饶天下”学院文化,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园艺学院举办“畅享园艺”特色活动,引导教师传承弘扬优良办学传统。成教学院凝练学院文化、编写院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师“树魂、立根”。

  葡萄酒学院秉承“耕土耕心,酿酒酿人”的院训,引导教师为建设葡萄酒专业“人才摇篮、技术源泉、产业支点、文化平台”努力奋斗。体育部凝练“立德树人、铸魂强身”的体育教学和育人理念。创新学院以书院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通过学习,广大教师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丰富了知识储备,打牢了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强化了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发挥更充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得到彰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实现提升。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教师工作部长闫祖书表示,通过抓理论学习,绝大部分教师学理论的意识树立起来了,把理论学习当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价值追求,作为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思想源泉,作为教书育人的精神动力,使命担当意识更强了。

  九三学社社员、经管学院院长赵敏娟教授认为,理论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深地认识到,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当代中国当仁不让的选择,也是科教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德连认为,通过理论学习有利于、有助于引导广大教师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来,成为教师解放思想、开阔思维、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强大思想动力。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引进人才谢卫青教授表示,学理论、用理论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种追求,尤其是学习十九大精神,对于我们在科研工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作用重大。

  现在,每到周三下午,教师们都会带上笔记本和资料聚集在一起学习、研讨、交流,集体政治理论学习俨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和习惯,成为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一种客观需要,成为广大教师的要完成的一门“必修课”。

编辑:张晴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