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千里家访暖人心
为密切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精准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增强思想教育和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学院统筹安排辅导员老师组成家访团,于7月19-26日赴新疆乌鲁木齐、伊犁、阿克苏等地区,对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逐一进行了家访。
深入走访 民族团结一家亲
本次受访学生包含维、哈、回、蒙四个少数民族,在短短一周中,家访团与与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建立起了无法割舍的关系。每到一名受访学生家中,家访团与受访学生家人进行亲切交谈,对其家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的教学、管理、资助等方面的政策,传递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理念。各少数民族家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前来家访的老师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提前宣讲 家校联动谱新篇
由于经济、语言等原因,许多少数民族家庭常常无法顺利及时地与学院的老师沟通,了解学校的管理育人模式、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本次家访也将2017级即将入学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纳入家访范畴,与学生家庭面对面沟通,解答学生与家长的疑问,尽早让他们明确求学目标,提升学生求学自信。我院2017级哈萨克族学生沙格木古丽的爸爸表示,孩子十分幸运能够来到这么负责的学校,遇到这么关心她的老师,也希望孩子在学校与老师的教育帮助下,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多面沟通 各方助力促成长
在家访过程中,家访团不仅走入学生家庭,也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传达我校在学生在资助育人与创业就业方面的支持政策,希望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新疆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伊宁市尼勒克县蒙古族学生巴特·哦卡的家中,家访团拜访了村党支部书记,希望为新疆籍学生假期返疆寻求更多实习锻炼的机会。书记表示哦卡是一个十分坚强好学的姑娘,暑假回家后一直积极参加村委会的活动。村委会会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哦卡早日完成学业,回报社会。
通过家访活动,学院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与成长情况,搭建了学校和家庭之间互动教育的平台,架起了爱心的桥梁,有利于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李春华)
【信息学院】加强家校联合,共促教育合力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渠道,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密切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信息工程学院于7月下旬开展了暑期家访工作。
精心谋划,做足准备。为了做好此次暑期家访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前期针对性地做了大量而细致地准备工作。一是制定了详细的7月份暑期家访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具体工作安排及要求,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二是从全院学生中挑选学业困难、家庭贫困、少数名族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家访对象,前期联系学生家长落实相关家访事宜。三是出发前就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及民族宗教政策、家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细节等对家访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发动全院,组建队伍。为保证暑期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根据总体工作任务及内容,挑选8位责任心强、工作积极性高、对学校基本情况熟悉的教授、青年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组成了两支暑期家访工作组。根据具体工作任务各工作组制定了更为详细、更富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分赴杨凌、宝鸡、榆林、天水、兰州、青海6个地区,深入12位学生家庭所在的县、乡、村开展暑期家访工作。
深入家庭,增强联系。一是学院深入学生家庭,切实了解学生生长环境、家庭条件,就学生在校表现和在家思想状态与家长进行交流,促进校方与学生家庭的教育合力。二是征求家长对学校建设发展,特别是资助育人工作和民族学生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向家长传达国家、学校在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及民族宗教政策,解除学生及家长后顾之忧。(李超琼)
【植保学院】扎实落实暑期家访工作
认真领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深刻内涵,并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17年暑期家访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以“暑期家访”为突破,以“沟通协同”为基点,由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共同组成了四个“暑期家访小组”,分赴陕西、青海、新疆、湖北、黑龙江等地进行家访。
植保152班权兆清说:“老师来家与我的父亲就我在学校以及家中的表现,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使我深刻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只有把学习搞好,才有资格和精力去考虑其他的事情。其次,我认识到了自己已经成人,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和学校对我的培养,在家帮父母分忧,在学校少让父母担忧,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做出我自己的规划。我会在自己、家庭以及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制药151班葸晓莉父亲说:“我和孩子她妈都下岗了,身体都不太好,孩子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最大的期望。今天老师来家访,我们很高兴,可以和老师就孩子在家、在校情况进行交流,尤其在大三这个关键时期,孩子本人和我们都想继续读研,从暑期家访看出来,学校很重视与家长的联系,今后我们也会主动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发展。”
家访工作,不是一个短期的、应景式的任务,要形成一种制度,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对今后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心理辅导,成才培养,职业规划等工作有了可靠的依据和把握。(刘鸿彬)
【动医学院】开展2017年暑期家访活动
“真是没有想到,孩子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书第一年,西农大的老师们炎炎酷暑还大老远来家访”2017年暑假,动物医学院家访工作小组赵献军院长、书记一行,在驱车跨越数百公里后到达家住富平县东刘村的刘蛟虎家时,刘妈妈激动地说。
学生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是关键一环,只有整合家长力量,构建家校德育教育共同体,才能使学生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动物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倾听学生呼声,了解学生愿望,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师生情谊。在炎炎夏日里,动物医学院确定三组家访工作小组分别赴陕西、山西、甘肃三个省份10名学生家开展2017年暑期家访活动,走近学生和家长的身旁,也走进了学生和家长的心里。
洞悉学生心理,增进师生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大学和初、高中学习最大的改变就是自主性。相对来说,大学生活对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要求更高,但老师和学生的接触机会减少,对学生学习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家庭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
家访工作小组赵献军院长、书记一行走访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刘蛟虎家庭。家访中,向家长传达国家、学校在学生资助、就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解除学生及家长后顾之忧,为困难家庭送温暖送关怀送信心,并鼓励刘蛟虎要踏踏实实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实践实习,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以改善家庭条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反馈学子动态,加强家校交流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上了大学,平时父母想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大多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过家访,老师们向家长详细地讲述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也让他们更加安心。
于广智是动医学院2016级6班的一名学生。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在于广智家里,家访工作小组王秋丽副书记向于妈妈叙述了孩子在校期间学习、工作中的日常表现,与家长一起鼓励孩子,并就孩子目前的情况,给予关于培养自信、提高学习效率的建议。
丰富交流渠道,共促学子成才
家长关注孩子成长、关注学校发展,但不少家长对学校、学院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管理制度、资助政策等却缺少了解。家访能让学生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所学的专业特色及其就业情况等,帮助孩子做好大学生涯和职业规划。
家访工作小组叶月丹老师一行陆续走访了学生王禅、窦媛媛、刘祺民、赵祺等家庭,家访中,介绍了我校校情、我校的资助政策、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了其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选择的意见,并对学生面临的新学期学习、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老师的来访,让我更清晰地了解到国家、学校资助政策的暖心工程。看到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导,我感到十分欣慰和感动”,刘祺民的家长由衷表示,“十分感谢学校老师对我孩子的教育引导和贴心关怀。我一定会紧密配合学校,共同为孩子成长成才而努力。”家访活动成功搭建了家校互动教育平台,架起家校爱的桥梁。
通过学校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具体困难,家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共同携手为孩子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张新 叶月丹)
编辑:张琳 孔亮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