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军训进行时】军歌嘹亮火热青春(4)

【园林学院】一位新生辅导员的一天

  早上5:00,园林学院2016级辅导员老师袁凯嘉就已经开始洗漱,看了眼表,离自己定的闹钟还有半个多小时,他便已经开始新一天的准备了。今年,园林学院16级的新生共有220名,其中女生几乎占了总人数的2/3,这就更加要求辅导员老师更加细心和耐心。今早,袁凯嘉要带着他的新生们去体检。

  集合时间定在6:00,但袁老师却姗姗来迟。匆匆赶来的他没有同平常那样说声“早上好”,而是将一个钱包交在一名神情焦急的新生手上。原来,就在袁老师到达集合地点的时候,一通电话将他叫走,是一名捡到新生钱包的在校老师,凭着里面的一卡通找到学院再找到他。而此时,那名新生还没有到达集合点,袁老师叮嘱旁人让那位同学不要着急,按时集合,自己快速赶往还失物的老师那里。

  6:20,新生开始排队抽血体检,院系众多,老师不得进入。袁凯嘉耐心的在校医院外静静地等待。每出来一位同学,他都会快步上前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叮嘱他们合理进食早餐。确定每位同学都采血结束后,袁老师才匆匆买了点简单的食物往嘴里张罗了几口后就赶往训练场……

  灼目的夏阳刺痛皮肤,炙烤的天空不见一片软絮。只有在两个地方可以找到袁老师:男生训练场和女生训练场。袁老师顶着烈日,在这两地之间来回奔走。当新生在训练时,他陪同在一旁耐心等待;当新生受到褒奖时,他默默的点头鼓励;当同学带病坚持时,他不时耐心询问,呵护关心。他亲力亲为,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同学解决问题。同学们的训练场,也成了老师的陪练地。不是教官,也在辅助;不是家长,却在关爱;适时的关怀和安慰、帮助和鼓励,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慰的表情,让新生们有了说不出的山一样的依靠。

  一位来自内蒙的新生家长,不舍得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一直等候在训练场外。袁老师了解到情况后便同家长交流沟通起来。话语间,老师说的最多的便是希望学生尽早独立,将军训期间坚强、勇毅的精神延至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几番对话后,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袁老师很是感动。告别家长,袁老师又返回到训练场……

  当天下午,这位来自内蒙同学的家长在返家的列车上发来一个信息:袁老师,您上午的一席话让我们明白,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缩短适应期,尽早融入集体。

  结束正常的的集体训练已经是晚上的9:30了。风景园林专业的6个男生正在宿舍抱怨今天的太阳又多么毒辣的时候,袁凯嘉老师礼貌的敲门声打断了他们。看到是辅导员老师来了,同学们都不免有点拘谨,但老师微笑的表情和轻松的聊天内容让他们很快放松下来。老师问的很详细,从饮食、生活再到学习、感受;同学们答得也很认真,从个人、家长再到想法、心事。一个话题结束,另一个话题又开始,像是阔别老友的重逢,又有初见新人的激动。

  等到所有的寝室都走访完返回,已经是夜里的11点多了。而这才是袁凯嘉老师又一个任务的开始。打开电脑,蓝色的荧光映射在他略显疲惫的脸庞,寂静的夜里只听得见窗外蛐蛐的叫声和键盘忙碌的敲击。安排了学生会的工作后反复读了几遍刚刚写的文字,思考了会儿,又刷刷的删掉重新编排……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袁凯嘉用这样一句俗语要求自己的工作。“每一个新生,都拥有一个独立的思想。每一个思想,都有可以实现的渠道。而我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一个人真正渴望的梦想,并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我每天都在学习、都在思考。期望他们可以早日融入新生活、适应新环境、进入新的学习生活。学会独立,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负责。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足够优秀,并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祝愿每一位同学在4年后都能拥有满意的收获!”袁老师说。

  校园中、宿舍里、训练场上,像袁老师这样的新生辅导员还有很多很多……(周堃  张琳/文 彭子嘉/图)

【机电学院】学军人风采 强自身素质

  青春路上,每个人都有一段迷彩传奇。8月22日,一年一度的军训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也迎来了大学的第一节课。为增强个人纪律意识与毅力,彰显大学生蓬勃朝气,机电学院全体16级新生积极参加军训。

最坚强的人

  又是一年军训时,寂静的田径场再一次热闹起来。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狂风大雨,同学们从早上5:00起床,整理内务、洗漱、整理军装,6:00训练正式开始。嘹亮的口号,挺拔屹立的军姿,整齐划一的步伐,从稍息立正到正步走,每个过程都精彩万分。除此之外,更有霸气十足的军体拳训练。汗如雨下又如何,当显机电男儿好本色!在一旁休息的病员们也没有闲下来,为训练的同学们接水递纸,相信同学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最可爱的人

  黝黑的面庞,标准的示范,铿锵的口令,教官当属训练场上最辛苦的人,一人带领一个队伍,细致耐心地讲解每个动作,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严格苛刻地要求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看似不近人情,偶尔的羞涩却又让人觉得可爱;看似铁面无情,时而搞怪的模仿又让人忍俊不禁。一个一个的纠正每位学员的每个动作,有学生在训练时被踩掉了鞋子不敢吱声,教官发现后,细心的将鞋子放到学生面前让其穿上,让人怎能不为之感动。正是这一群可爱的人,军训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最无私的人

  除了身穿绿色军装的学生与教官外,田径场上还有这样一个身影,一直陪同在训练学生左右,一刻都未曾停歇,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搀扶受伤学生,将生病的学生送去医务室等,这就是辅导员老师。除了协助教官训练外,辅导员老师还要照顾全体新生,为防止学生中暑,老师特地准备了两台饮水机,及时为学生补充水分,除此之外,还要按时收取学生军训心得,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向,尽职尽责。
一次军训,一次感悟,一份收获。全体新生在此次军训过程中,艰苦训练,遵守纪律,师生齐心,相信在以后的训练中同学们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杨鹏 左文莹)

【园艺学院】一群最可爱的人

  2016级新生的第一节必修课——军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园艺学院217名学生在学院领导、辅导员以及教官的指导与关心下,以饱满的热情接受着训练。尽管天气忽冷忽热,时而暴晒,时而刮风下雨,但同学们的热情不减,一声声干脆的擦裤缝声,一前一后的整齐摆臂,一阵阵有劲的靠腿声,无一不显示园艺莘莘学子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和坚韧不屈的顽强品质。

  为西农,做最优秀的士兵。从军训的第一天到现在,向辅导员请假在训练场旁为连队成员做好后勤服务的学生有三人,他们因为特殊的身体原因,不能和团队、不能和集体一起流汗,但他们依然心系集体,主动提出在连队成员休息时,为大家表演节目,展示才艺。余下的214名同学,一直咬牙坚持着,男儿雄姿勃勃,女儿英姿焕发,身体扛不住了,休息片刻,主动提出入列,继续参加训练。每一位学生都在用额上流淌的汗珠诠释着飞扬的青春,诠释着坚定不屈的内心,诠释着我要为西农做最优秀的士兵。

  为儿女,做最理智的父母。接受军事训练课的不仅仅是新生,训练场的边边角角,零零散散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远远的观望着,因为害怕看见儿女第一次承受强度比较大的训练;但又不愿离太远,因为担心看不到儿女们笔直的身板,矫健的身姿。这段情结、这段距离出于父母理智之爱,饱含深情。“其实在我回家之前,我还想再多叮嘱她几句。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我们做家长的真的不放心。如果她打电话找我,我就去看看她,不然,我明天就直接回家了。我怕我绷不住,会哭,孩子也心思细腻,我不想让自己的放不下影响到她。我希望她在学校认真学习,踏实做事,快速成长。”一位新生的母亲泪水已经浸湿了眼眶。

  为担当,做最用心的教官。尽管天气多变,但军训任务不会松懈,标准不会降低。篮球场、林荫道、宿舍都是我们的主战场,教官们坚信,风雨无阻,最终会保质保量完成军训任务,为2016级新生们上好大学的第一节课。

  为传承,做最真诚的班助。“我们去年军训的时候,班主任助理们也是轮流值班,有人生病,有人晕倒,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将病员送到医务室。我们感恩,感动,这种精神、这种责任应该被我们传承下去。”一位班主任助理认真的说。

  为责任,做最体贴的老师。辅导员时刻伴随连队左右,关注着学生们的身体状况、思想动态。领导们牵挂着学生,为大家送来温暖的关怀——每位新生一串葡萄,甜到学生的心窝。

  军训其实没什么恐惧、担忧的,不要畏缩,有父母,有老师,有教官,有学姐学长,有同学,大家都在……只要仔细看看,你会发现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在你身后为你保驾护航,助你乘风破浪。(曹有芳)

编辑:张晴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