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黄河中游地区Ⅰ级古树名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中期总结

暨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讨会在黄陵县召开

  2016年8月7日至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在陕西黄陵县召开了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黄河中游地区Ⅰ级古树名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中期总结暨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讨会。黄帝陵管理局、天水市名城文化保护办公室及伏羲庙管理处、甘肃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以及岐山县周公庙管理处的相关技术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李谱华副院长主持,陕西黄帝陵管理局张会明局长致欢迎词,刘晓宏副局长介绍了黄帝陵古柏群保护现状。

  项目自2014年开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基本明确了古树衰老及树势衰弱过程中的叶片超微结构变化与生理生化特征;对黄河中游地区重点省市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明确了该区域古树名木的种类、地理分布、年龄分布、生长现状等基本信息;利用树木雷达系统(TRU)对古树根系和树干的探测技术,探明了树干空腐发生的基本规律以及地下营养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的古树树干修复与树体复壮奠定基础。另外,有关古树土壤通气、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技术已在黄帝陵和周公庙等地,开展了相关技术示范,效果明显。

  项目主持人赵忠教授在认真听取各研究专题负责人以及参与项目研究的4位博士研究生、10位硕士研究生汇报的基础上,要求各专题负责人,要从项目任务书的总体目标出发,针对目前古树保护中的技术需求,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和主攻方向,认真梳理阶段性研究成果,加快成熟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会议期间,来自甘肃和陕西古树名木保护单位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对项目组现在的研究内容、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示范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认为在短短的2年半时间,能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体现了项目组的研究实力;同时,也提出了他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希望项目组结合科研项目能解决更多的古树保护技术问题。

  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项目组在黄帝陵相关古柏保护的技术示范情况,并听取了古柏保护技术实施过程的现场讲解。

编辑:张琳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