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胡耀邦与西农(一)

  11月20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全面回顾了胡耀邦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高度评价了胡耀邦同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建立的不朽功勋,对学习胡耀邦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提出要求。

  在此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学校师生更加怀念曾两到西农,关爱支持西农事业发展的胡耀邦同志,现将《胡耀邦与西农》一文刊出,表达我校师生员工对他深切的怀念之情。

两到西农

  早在1949年7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同志,随部队途经武功时,在西农教学试验农场休息。他利用休息时间参观了学校的农场和果园。由于战事紧张,虽然未能到教学区参观,但学校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5年,他已调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在团中央召开的第四次学校工作会议上,还特意对参加这次会议的我校团委书记贾永莹同志提到这段往事,谈到西农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关心地询问了西农的情况。他讲到:“我知道西农有个赵洪璋教授,在小麦育种上贡献很大。我希望西农的团员和青年也能像赵洪璋一样,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964年11月,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西北局(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同时保留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一职。

  那时,正是三秦大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左”倾思潮蔓延最烈之际。1964年,陕西省粮食总产量由1956年的108亿斤,下降到87亿斤;棉花每亩单产只有40斤。如何让老百姓吃饱饭,穿暖衣,成了一个大问题。

  到了西安,胡耀邦为陕西当时的情况急得夜不能寐,天天在下面搞调研,寻找“如何将陕西的粮食产量搞上去”的办法。他走遍了关中、陕南的4个地区20多个县,他常说,生产搞不好,有什么大好形势? 生产不好谈不上为人民服务。 “革命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全党最重要的任务是搞好生产”。胡耀邦同志苦苦思索,他想到了西北惟一的一所农学院,希望听听专家的意见。

  1965年2月22日,胡耀邦同志从陕南检查工作后,风尘仆仆来到了西北农学院,来到了师生们中间。

  胡耀邦同志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了赵洪璋、李振声等一批专家教授关于发展陕西农业、增加粮食产量的意见,提出了“打一场粮食生产的翻身仗”的号召。他还关切地询问师生副食供应情况。当听说学校教授没有油吃、买不到蔬菜,生活困难的反映后,又与地、县、公社负责同志讨论落实学校师生蔬菜基地和食油供应等问题。“再困难,也要解决好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问题。”胡耀邦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他说,西北农学院对解决全省粮食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请武功县划出土地,专门种菜,解决学校吃菜和副食品供应问题。会后,武功县委书记郭全茂即按胡耀邦同志指示,在杨陵公社划出两个生产队专门种蔬菜供应学校,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


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来西农听取专家教授意见(前排左起:陈吾愚、胡耀邦、李振声、赵洪璋)

  2月23日上午,胡耀邦同志还专门抽出时间,与学校团委的干部座谈工作,并到古农学研究室看望了老院长辛树帜先生。在听取了辛树帜先生关于古农学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后,他亲切地勉励辛老和古农室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古农学研究作出新贡献,并高兴地与辛老和古农室的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前合影留念。


胡耀邦(前排中间)与辛树帜(前排右三)、陈吾愚(前排左三)和古农室工作人员合影

  大约11 点左右,这时恰逢午饭时间,看到一群群西农学子走出教室,涌向食堂,长期从事青年工作的耀邦同志脸上流露出一股激情,当即对随同的校党委书记陈吾愚、校团委书记马敬柯等同志说:“走!看看年轻人去。”说罢,快步向食堂走去。

  此时,学生二食堂里人潮如流,摩肩接踵,同学们正准备吃饭。谁也没注意到胡耀邦同志的到来。当院党委书记陈吾愚同志在餐厅中大声宣布:省委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来看望大家啦! 大家兴奋得一下子围拢过来,连其他几个食堂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涌了过来,把个偌大的二食堂餐厅挤得水泄不通,都想亲眼目睹胡耀邦同志的风采。后边的同学因看不到胡耀邦同志,便使劲向前挤。胡耀邦同志随机拉过一张板凳站了上去,大声说:“同学们,不要拥挤,今天是人头展览啊……我来看看同学们!”亲切诙谐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学生的距离,同学们热烈鼓掌请耀邦同志讲话,许多人围上前去,争相与耀邦同志握手问好。顿时,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饭堂。


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来西农视察工作

  身材瘦削的耀邦同志,头戴一顶黑灰色呢子帽,身穿一件黑色粗呢子大衣,脚穿后跟带有补丁的平布鞋,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面带真诚而爽朗的笑容向各个方位的同学频频招手致意,让在场的师生感觉到特别温暖和亲切。掌声平息后,他亲切地问大家:“同学们,你们吃饱吃不饱?”这一问,进一步拉近了耀邦同志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会场的情绪更活跃、更融洽了。他接着说:“你看人家四川粮食亩产八百多斤,浙江亩产一千多斤,而我们陕西只有三、四百斤,陕西是落后了……但全国的粮食、棉花都丰收了,形势很好,照这样下去, 我们以后吃饭就不要粮票,穿衣服也就不要布票了!……”食堂里再次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胡耀邦最后鼓励同学们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并微笑着说:“我今天主要是来看看大家,话就不多讲了,先欠个帐,下次再讲。” 同学们又报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的殷切期望。在大家的欢笑声和掌声中,胡耀邦同志又仔细查看了学生三食堂,了解了饭菜质量、价格,询问学生的评价,并和炊管人员一一握手。称赞包子蒸得好,食堂办得好。


胡耀邦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事前未做任何安排,没有前呼后拥的众多警卫陪同,也未做任何长篇大论的讲话,胡耀邦同志以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的姿态,就这样直接深入到青年学生中间……


同学们夹道欢送胡耀邦同志 

  在胡耀邦同志主政陕西的7个月里,解决西农师生的蔬菜供应,只是他深入实际、实事求是、体察民情、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的一个生动实例。这一年,也成为建国以来陕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张爱萍将军视察工作到西安,感慨地说:“进了潼关以后,看到关中的麦子长势喜人,看来今年要大丰收。陕西肥了,耀邦瘦了!耀邦对陕西是有功劳的啊!”周恩来总理也多次表扬胡耀邦,说他“半年就把陕西的农业生产搞上去了。”(照片提供:档案馆 李高峰)

编辑:李晓春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