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州访学,且歌且行。特别荣幸参加此次访学实践活动,震撼与感触强烈,视野与眼界并存。通过了解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授内容,进一步培养了对专业知识的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参观先进的实验设施,了解深入浅出的实验教学,进一步提升了浓厚的科研兴趣,也感受到了美国文化。自然和谐、宽松安逸的生活环境,实质重于形式、坦诚相待的处世态度,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当地居民是此次访学中感触最深的美国印象。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能抓住机遇,积极投身海外访学活动,去了解,去接触,去感受不同,同时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在差距中提升自我。”水工131班杨胜明同学在蜂巢教室分享着他的访学感悟。
为了切实了解学生对海外访学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分享彼此体会,及时总结梳理收获,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学业发展,水建学院在开展第三期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暑期访学项目过程中,将2014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蜂巢教室搬到了OSU的校园里。
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蜂巢教室开课了。本期蜂巢教室还邀请了访学团中除水建学院的其他8各学院的同学参加。辅导员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地介绍了蜂巢教室的创办意义和在本次访学中自身的收获。随后,访学团的同学积极踊跃地分享着自己在美国OSU十余天的切身感受。
OSU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健全的基础设施给同学们留下额深刻的印象。水建学院刘洋同学说:“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学习,我发现OSU的校园里的基础设施非常人性化,比如随处可见的直饮水,自动关闭的大门;校园被大面积的草地覆盖,草坪极为柔软,也可以随意走过或坐在上面。这样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深深地震撼了我。”人文学院邱承麟同学说道:“校园中处处可见他们的吉祥物Pistol Pete。校园设施的主色调是学校的代表颜色橙色和黑色。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会穿着和佩戴印有学校校徽和吉祥物的衣衫和饰物。这让学生有很强的归属感,这是让我感受很深的一点。”在与美国老师和同学的接触方面,水建学院张子龙同学感叹道:“和蔼可亲、搞怪风趣是我对美国教授的第一印象。他们常常喜欢用游戏等比较灵活的方式传授知识。但在科研实验上,他们的严谨认真让我们十分敬佩。独立自主、坦诚好客、超爱运动这是美国同学的三大特点。他们的热情简直要把我们融化了,对于我们蹩脚的英语表达他们非常有耐心并故意放慢语速与我们交流。”针对本次访学对自身未来发展方面,水建学院孙晓彤同学分享到:“在我上大学之前,就有出国深造的想法。只是自己一直在犹豫出国读书的意义何在,对未来也比较迷茫。在这几天的访学中,我切实感受到美国大学的气息,亲眼看到他们的授课和学习方式。我认为我不再迷茫和犹豫,也下定决心要回国努力学习英语,重新树立了出国深造的目标。”
在场的同学兴致盎然地分享自己的访学感悟,并对美国大学的文化建设、实验室的高端设备、学分设置和学位授予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蜂巢教室在欢声笑语,融洽温馨的氛围中持续了两个小时,而同学们的分享仍然意犹未尽。
辅导员希望大家能够敢于分享自己的感受,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睁大眼睛,开拓视野,将访学的巨大收获落到实处。汲取他人之精华,融为成才之动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提前做好英语学习准备,珍惜访学期间的美好时光。
蜂巢教室:以辅导员课堂教育的形式大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积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以关注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搭建了一个满足学生成长和辅导员成长双向需求的平台,促进学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效互动。2014年,水建学院创办的“蜂巢教室: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模式研究”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思政司201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和陕西省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学子访学感悟
“美国大学的学习着重于对知识的运用。美国的大学教育认为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是应用,而非考试。就力学而言,大量的模型制作,动手试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做一举两得,是值得借鉴的。而造就美国大学中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格局,也来自其文化中的那股冲劲。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有一股冲劲,那颗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凡事先去动手做的心是一些年长之人所比不上的。”
——水工专业谌诚
“为期二十多天的访学终于结束,有许许多多的碎念和不舍。教授的讲课生动却不失主题,更令我佩服的是每次讲完一个点都会给学生提问的空间。相比教授的温和,而学生的活跃却是超乎想象,仿佛没有一丝倦意,以最大的热情和最饱满的活力来迎接明天的生活与快乐。所见所闻皆所感,认识不同的文化,了解我们的缺陷是我这短短时间里最深的感受了。”
——农水专业马尧
“这个学校非常注重绿化,每座楼前都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草坪,而且路旁都有高大的树来提供阴凉。这个大学没有校门和围墙,不仅显得大,而且给人一种‘不拒绝一切知识’的感觉。在学校里,有一座全美最大的大学运动中心——Calvin’s Center,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体育课程和娱乐设施。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和农场分布在学校内外,设备豪华,而且毫不吝惜地开放给学生使用,能让我们真正地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动科专业徐境晨
“从中国到美国,从NWAFU到OSU,可以说,是一个打开我的思想去认识世界的绝好机会。在OSU,我们与美国学生一起参加牛仔训练营,一起学习美国历史与文化,一起在课堂上品尝美国传统食物。我能强烈感受到来自美国老师和同学的友善。虽然美国是一个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但是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民族与民族间的差异确实存在,然而差异所在之处,也许正是双方应该互相学习的地方。”
——电气专业牛思聪
“在osu的学习让我对美国的教学与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在美国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像。这样感觉自己更好地融入了课堂,美国的文化给人一种独立的、开放的成长空间,老师的课堂大都活跃,每个学生都可以大胆质疑,这也就形成了美国人敢想、敢做、敢挑战的性格特点。”
——园艺专业王梦迪
“到达俄州的第一印象,滚滚热浪铺面而来。一个像世外桃源一样的城市,一个安静淡雅的大学,充斥着满满的腔调外语。老师们都很友好,全世界的教授或许都一样,有诙谐随和,也有学富五车的老学究,但是满满的都是亲切的感觉。整个校园有着类似哥特式的建筑,到OSU就像到了城堡一样。心里憧憬农场式的生活,然而,教授家的草坪、麦田无一不满足了我的幻想,有一种长留仙界的美妙。以本土文化为标志大力宣传,重视教育,OSU的深刻印象也算美妙了。”
——动科专业赵璨
“在OSU学习生活的10天里,我们体验了美国大学的生活与教育理念,领略了美国文化中的包容与创新。他们的教育注重领导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他们大学生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自信满满。生活中,我对他们在公共场所中井然有序的公共秩序印象深刻,比如汽车主动让行人,反映出他们的素质与对他人的尊重。美国之行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给我一个自我调整与反省的机会,也让我对美国社会与中国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
——农水专业张博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