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走进校友】(23)曹伟刚:用科技推进兴林富农

“作为植物研究所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明辨大道理,践行大使命。”我校林学院1999届校友曹伟刚,在25年的工作生活中时时处处践行着这一信念。

作为陕西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汉中市首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汉中植物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他致力强汉中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集成与推广,以实际行动推进兴林富农。

“像养花一样培育林果,瞄准市场供需经营林果” 

从步入学校大门的那天起,曹伟刚就将人生轨迹选定在林果业的发展上来。为了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他在完成林学主修课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园林专业和花卉专业进修,这为他日后工作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金钥匙”,也勾勒出了奋斗的坐标—“像养花一样培育林果,瞄准市场供需经营林果”。

“林果业要突破发展必须要优化品质、优化布局。”为破解汉中广大果农栽培管理技术贫瘠,果树优果率低等短板,他抓住“汉中市名优特水果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契机,先后实施“黄金梨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优质杂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陕南有机柑桔生产与产业化开发”等项目,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栽培试验示范、苗木繁育等课题研究,开展的良种选用高标准建园、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生物肥和秸秆还田等应用技术研究,以及“畜牧养殖—配套沼气池—沼液有机肥、可持续生态型果园建设技术”引领了汉中果业的发展。

针对黄金梨栽培技术,依据汉中坡地形态和气候特点,曹伟刚按国标制定了空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从果树栽培、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秸秆还田等方面对黄金梨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梨果采收进行了规范,为指导黄金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为林果业提质增效、助力果农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他主笔编撰的《无公害食品—黄金梨栽培技术规程》被评定为陕西省科研成果。仅此一项技术成果推广实施,亩产值达1.4万元以上,大幅度增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image.png

将果农致富增收时刻抓在手上

以细求全、以细求深、以细求实,才能把大事做精彩,把小事做精细。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曹伟刚将强科研技术推广、助推果农致富增收时刻挂在心上,抓在手上。

围绕汉中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先后在洋县、城固、略阳、勉县等地建起名优水果、中药材科技示范园(点)120个,建立黄金梨产业化基地26处,建设示范点(园)76个,发展黄金梨5万余亩,推广韩国、日本新品种梨9万多亩,高接换头2万多亩,优质高产速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了汉中经济林建园的管理水平,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参指导的洋县“朱鹮”牌早熟梨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水果”称号。

围绕产业技术优化升级,曹伟刚在服务“三农”实践中,针对性地开展了“头年长树,二年挂果,三年投产,四至五年丰产”和“老品种梨园当年高接换头、当年成花,二年投产见效”的优质高产速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在生产中将选用良种、深翻改土、高标准建园、合理密植、拉枝矮化、疏花疏果、套袋优果、配方施肥、预防保护及生物防治、合理套种等无公害优质商品梨生产规范化栽培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将探索发展的畜牧养殖—配套沼气池—沼液有机肥可持续生态型梨园建设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当地农民,化解果农后顾之忧,使广大果农掌握了良种选用、配方施肥、预防保护等优质高产速产栽培技术,极大提高了林果产业附值。初步估计在服务三农实践中,受训人员达10.3万人次,带农致富达3万余人。

驻村“第一书记”用科技持续提升“民生温度”

“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时刻萦绕着曹伟刚的脑海。

他积极响应号召,2023年8月奔赴乡村振兴一线担任留坝县玉皇庙镇晏家坟村驻村“第一书记”。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民生温度”的首要任务,他不负信任、不负期盼,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自身优势,持续守牢“两不愁三保障”底线,推进晏家坟村产业振兴,兴林富民。2023年该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20796.36元,同比增长2553.94元,增长幅度为 14 %。

驻村后,为全面掌握晏家坟村情,曹伟刚与网格员一起对全村所有农户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帮扶,遍访全村102户群众,对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和防返贫监测帮扶申报方法、帮扶政策,应述尽述、述有所应,做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就全村14名低保户6名特困供养人员问题,曹伟刚带领包扶干部逐人逐户掌握具况,详细安排部署低保户、分散特困人员问题,落实监护责任人员,签订监护责任书,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监督指导照料服务责任人,有效履行照料服务职责,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居住环境卫生干净、日常照料服务落实到位,全力筑牢保障底线。驻村以来参与村两委防火防汛、安全生产、综治等各项工作,参与调解民事纠纷10余起,贴细致的工作风格,得到了晏家坟村百姓的一致好评!

要使晏家坟村跳起来摘桃子,就必须摆脱守摊心理,摒弃畏难情绪,找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才能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曹伟刚便与帮扶干部一起深入调研晏家坟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的破题切口,将自身的农业技术作为该村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结合晏家坟村海拔和气候条件,邀请双联单位负责人及镇村相关人员赴宁强县、镇巴县、佛坪县开展淫羊藿产业调研,推动天麻、茯苓在晏家坟村的示范带动和引种工作,组织开展天麻、猪苓等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10余场次, 组织90余户群众种植中药材500余亩,栽培天麻2000余窝,茯苓500余窝,仅此一项全村年增收12万元。

针对晏家坟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实际,他组织开展林果栽培、中药材种植、民宿烹饪技能、特色美食等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全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使43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就业,推动了晏家坟村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其采取“企业+村集+农户”模式,引导村集和农户以资产入股并参与企业管理,使晏家坟村集年增资15万元,各农户年收入68000 元,实现共建共享,利益均

同时,为了使晏家坟村的党组织迅速强起来,曹伟刚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倾听群众的基础上,从提升“两委”班子入手,组织开展“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全面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素质,提升了晏家坟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支部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

“曹书记工作吃苦,重在实干,敬业奉献,他入驻晏家坟村以来,时刻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群众冷暖放在心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用心用情解民忧,用功用力办实事,晏家坟‘幸福厚度’持续增增强。”这是市科技局对曹伟刚同志的肯定,也得到了晏家坟村300余名老百姓的认可。

image.png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