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写在生产一线的作业

——动科学院畜牧学实习侧记

  5月4日-6月27日,动科学院2012级6个班164名同学在畜牧教学基地进行了八周的畜牧学大实习,从最初对于猪牛羊禽的抵触,到最后的享受与不舍,动科125班雷佳琦感触至深:“实习生活是美好的,一方面课本知识真实展现在实际生产上,让我们学到了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习,我们明确了今后该如何选择人生道路。”

须知此事要躬行


观察5到21天鸡胚情况

  6月9日,在孵化车间,动科123班同学仔细听取了实习指导老师有关孵化知识的介绍后,同学们小心翼翼端出一盘正在孵化的鸡蛋,用照蛋器检查种蛋发育状况,剔出无精蛋和死胚蛋。接着,从5天到21天孵化的鸡蛋被同学们小心翼翼一个个打开,各自放在玻璃器皿中仔细观察,这让第一次亲眼观察到胚胎发育情况的大家惊叹不已,并感受到生命的神奇。

  此次实习共安排羊生产学、牛生产学、猪生产学、禽生产学、动物繁殖学和饲草生产学六门课程,实习过程中,老师教学方法风格各异,同学们情绪高涨,积极完成各项实习任务。用124班高静的话说,深入畜牧场,与家畜近距离接触,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

  参加家兔胚胎移植实验的125班李亚新说,胚胎移植结束,需要给家兔缝合伤口,老师讲得很清楚,倒数第二根线拉长当成一根线,最后打死结,书本上看似很容易的事,可是等手术针真正拿到自己手中,实际操作时,才发现太难了,急得出了一头汗,反复尝试了十几次后才顺利完工,简单的一件事让我更好体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走进各种味道混杂的畜禽养殖场,同学们从开始时还会捂着鼻子相视一笑,到最后渐渐习惯畜禽舍的味道,享受着彼此互帮互助,一起追着牛羊去做体尺测量,围着猪舍测量长度、宽度,小心翼翼敲开正在孵化的鸡蛋,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实习中,小牛吃食时的乖巧,小猪嬉戏打闹的顽皮,小鸡破壳而出时的希望让同学们惊喜不已。

  谈起实习的感受,同学们有许多话说。126班马懿磊表示,实习后深深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121班蔺雪婷说,通过与动物近距离的接触,将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家不断探讨钻研,提升了科研兴趣,也提高了各自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3班梁树林说,饲草生产学让我认识了校园中常见的白三叶、无芒燕麦等牧草,羊毛品质鉴定让我让知晓了羊毛不是越细越好,而是粗细羊毛各有所长。

  除了理论知识的升华,学生们还学会了理性看待问题。就猪舍消毒、严格规范挤奶操作和畜禽场管理等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真枪实弹来演练


秦川牛肉胴体分割

  5月10日,像往常一样,家禽养殖小组3名同学一大早准时赶到鸡舍,按时观察鸡舍温度、湿度,悉心照料他们负责的50只鸡,从鸡出生5天到40天的时间内,他们要自主规划好不同阶段喂料量,做好卫生防疫、断喙、分群管理等工作。

  看似简单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兴趣小组发现,分群后几只鸡腿上绑的写有号码的胶带不小心掉了,小组成员赶紧翻阅生长记录,查阅文献和咨询饲养技术人员,及时补救。在大家的细心照料下,雏鸡生长发育良好。125班桂婉莹感慨地说,兴趣小组让我们自主设计课题加以研究,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真正掌握了生产实际中遇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

  参加牛、猪两个兴趣小组的126班邢雨彤说,早上5点半到奶牛场准时挤奶,从开始时的手足无措、中午的基本掌握直到晚上的收放自如,让我对专业的认知力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时也让我在实践中发现了创新点。我们小组观察发现,猪对不同颜色偏好不同,在庞卫军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将此研究内容确定为大学生科创项目选题,准备进一步开展研究。

  为了切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调动同学们自主学习积极性,动科学院今年放手让同学们自发组织兴趣小组,自主开展研究。副院长孙超介绍说,按照各自爱好,同学们组织了猪牛羊禽4个兴趣小组,大家对各自感兴趣的生产环节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展实验,形成实验报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兴趣小组之外,让同学们兴趣盎然的还有在实习中穿插进行的“第四届畜牧生产实践技能竞赛”。比赛设奶牛外貌鉴定、种猪妊娠鉴定、鸡胚发育鉴定、畜禽场规划设计等项目,考察同学们的动手实践及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参加猪场规划设计的雷佳琦说,猪场规划设计涉及育种学、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等多门知识,在做5000头猪场规划设计时,在请教老师、工人和饲养员的前提下,我充分考虑到家乡风向特点,将猪舍屋顶设计成斜坡,并合理规划各类猪舍数量。图纸最后完成后,才发现由于前面考虑不周,隔离区与生产区挨得过于接近。比赛让我真正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测定肉牛背膘厚度

美好记忆驻心间

  转眼间,八周的实习即将结束,尽管实习条件比较艰苦,但丝毫没有减退同学们高涨的热情。正如辛亚平老师所说:“实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三站的这段日子将会是一段难忘的大学经历。”

  进行牛的饲养管理实习时,126班张福山跟着饲养员过了一整天,从鉴别青贮饲料的好坏、青贮窑目前存在的问题,到犊牛和成年牛每天的饲喂量,饲养员不仅耐心讲解,还手把手给他示范。让张福山十分感动,也让他获益匪浅。

  畜牧基地负责人任智慧表示,为了确保实习效果,畜牧基地充分发挥技术人员长期在实践一线特长,举办专题研讨和讲座,面对面,手把手教给学生生产经验,增强其动手能力。

  为了让同学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基地想法设法做好后勤保障。篮球赛场上,基地领导和师傅找来号码布,送上矿泉水;做饭的刘阿姨每天早早在市场批发蔬菜,精心为同学们制作菜肴,给晚归的同学开小灶,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家的味道,感受到家人的关怀。

  同学们勇于吃苦,踏实肯干的精神也让带队老师深深感动。师生一起打球,一起聊天,让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用胡建宏老师的话说,彼此间密切的交流,让师生的心拉得更近,关系更亲密。

  在畜牧养殖基地,伴随同学们的不仅是知识的提升,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更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品质和团结互助精神。

  大家怎能忘记,同学们同住一栋楼,同吃一锅饭,一起走进异味混杂的养殖场,一起追赶牛羊去做体尺测量,一起拿起刀子去做屠宰实验,一起互帮互助完成实习任务,一起在自习室绘图室挑灯夜战,一起组织难忘的团组织生活,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分享学院领导送来的瓜果……篮球比赛、羽毛球赛、踢毽子比赛等更为基地的生活添加了色彩,为同窗友谊勾勒出难忘的一笔,大家变得亲密了许多,同学们收获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收获了欢笑与愉悦,这成为他们大学时期最珍贵的记忆并永驻心间。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