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秉全教授是我校也是西北地区木材研究事业的开创者。作为他的学生和同事,我对汪秉全老师始终忠诚于自己的木材研究事业,工作负责的劲头始终难忘。
汪秉全教授著书立说
在教学上,汪秉全老师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他曾经留学英国,比较注重仪表,上课时穿西装,打领带。汪老师的字写得好,板书也讲究。“木材构造学”很难学懂,学生接受困难,汪老师总是思考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在实验课、标本准备、模型制作上都尽力给学生创造最好的条件。
20世纪50年代,汪秉全老师率先在学校制作木材构造的石膏模型,根据木材构造,将极其微小、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的木材结构放大到万倍。现在看起来似乎比较简陋,但是放到当时条件下非常了不起。汪老师带领大家还将做好的木材结构石膏模型,作为我国当时的成果赠送给苏联、越南、朝鲜、保加利亚等社会主义国家。
文革期间,教学工作虽然受到影响,但汪秉全老师仍然照常认真工作。该看书还看书,该写书还写书,该看木材切片还去看木材切片,该收集木材标本还去收集木材标本。
20世纪80年代,汪老师生病在咸阳住院治疗。他住在高干病房,同一个病房里还住着一位领导干部,那位领导病床前围着一圈前来探望的人,热热闹闹地打扑克。汪老师不受干扰,自顾自地读书工作,病床上堆着稿纸和专业书籍。我去探望他,他对我说,多年来自己的工作受文革影响,生病期间无人打搅,反倒是个好机会,时间宝贵,他才更要抓紧时间学习。
汪老师在全国木材学科有很大影响,著述颇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木材识别研究在国内木材学科刚刚起步,材料不够丰厚,写一本著作很困难。但汪秉全老师克服困难,在为木材检验人员训练班讲授“南方木材识别”的基础上,编写了《木材识别》,被作为木工专业教学参考书。
(作者赵砺,1958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曾任林学院教授。)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