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海江波珍藏着一顶草帽,上面签满了非洲朋友的名字。每每谈及非洲,海江波的脸上总是泛出亲切和喜悦,在他看来,这顶草帽“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果实。
海江波在家中整理行李箱时,展示他将要带去非洲的中国草帽(2018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2003年,海江波受埃塞俄比亚教育部邀请,对当地职业教育学院的农学教师开展培训。“那批学生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只有12岁。后来还有一个当时的学生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博士了。”谈起当年往事,海江波仍记忆犹新。
那时,海江波要给学生们上植物生理学和农田生态学两门课。当时由于埃塞俄比亚没有网络,也没有这两门课的英文教案。海江波临出国前拷贝了许多教材,到当地后慢慢进行翻译,最终编辑成了一本英文教材。“我那时口语也不好,备课时要把第二天的讲义全部先背诵下来。”他说。
在海江波看来,彼时埃塞俄比亚的学生们不仅理论基础欠缺,而且还缺乏实验和实践经验。于是他就带着学生一起开垦了40亩荒地,种植了玉米、马铃薯、红薯、四季豆等农作物。
“非洲拥有出色的光热条件,当我看到四季豆开花开得比国内开得快,而且果实结得也更为集中时,我特别开心。”海江波坦言,从那时起,他对援非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期以来,非洲居民多种植经济作物,缺乏种植栽培粮食作物的经验和方法。而以海江波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科学家,长期扎根中国西北旱区,扎根土地贫瘠的农村,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突破简单实用,培育的农作物品种抗逆性效果好,完全符合非洲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海江波说。
在喀麦隆,水稻是当地进口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可那里却长期没有自主栽培水稻的习惯。在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水稻栽植技术进行集成研究后,海江波团队有针对性地测土配方施肥,全力防控虫害鸟害,最终在当地近两公顷的示范田和展示田上,实现了每公顷7吨的产量。
在喀麦隆栏迦市,海江波有一段难忘的“西瓜往事”。当时,有位当地农民由于没有遵循科学规律乱施除草剂,结果第一年收成不好,老农瘫坐在瓜田旁大哭。海江波被老农的境遇触动,赠予了他新的中国西瓜种子和地膜等农资。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老农耕种的20亩中国西瓜大获丰收,又甜又脆的西瓜在当地卖到脱销。
在贝宁,海江波团队以学校强大的科研力量为依托,耕作旱地玉米,不仅改良了当地盐碱地,还通过改良中国的两个玉米品种包叶性状,成功地帮助玉米果实挡住了当地海水和雨水的侵蚀,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
迄今为止,海江波已经援非21载,在13个非洲国家的试验田和实验室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接受过他线上、线下辅导和培训的非洲硕博士研究生、农业技术人员和涉农政府官员已超一万人次。
海江波在办公室整理即将带往莫桑比克的种子(2018年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农业在非洲是阳光产业,对非洲现代化和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言,是很好的抓手和平台。”他说。
来自喀麦隆的雷纳多正在海江波的指导下攻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博士学位。雷纳多相信海江波的“秘笈”——玉米一定能帮助非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民众解决营养不良问题。
“我们的新品种玉米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还有一些品种是食饲两用的。现在很多非洲人民仍在饿肚子,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海江波表示。
海江波在学校实验室内与来自喀麦隆的博士生雷纳多交流(2024年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在雷纳多眼中,导师海江波就是他在中国的“家人”。“当我远离家人来到中国的时候,有时会感到无助,但海老师告诉我如果我遇到困难,随时可以向他寻求帮助,这让我非常感动。”雷纳多说。
虽然再过几年海江波即将退休,但他打算将自己的援非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在坦桑尼亚,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帮助那里的一个村子建设了村公所,并种植了45亩向日葵和玉米,准备将其打造为粮油产业减贫示范村。
“我准备退休后过去经营一个自己的农场,把农场打造为学校援非人才的一个实训基地。”海江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