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111项目举办“作物生长模型DSSAT及其应用培训”


培训现场


学员合影

  2013年7月15日至26日,我校“111计划”项目——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特邀111项目引进人才何建强教授在我校举办了为期10天的关于DSSAT(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模型理论及其应用培训,本次培训由来自全国各地多个大学及研究机构的78位学员参加。

  本次培训主要的方面有:掌握DSSAT模型的基本操作;讲述有关作物模型的基础知识,DSSAT模型的主要模块DSSAT-CSM(Cropping System Model)及其子模块CROPGRO和CERES等;介绍进行农业系统模拟分析所需的最低数据要求和实验数据收集;学会使用DSSAT模型来改善农作系统管理,解决简单的农业生产问题。经过本次培训,参训学员熟悉了DSSAT这一综合型作物模型,了解了模型如何模拟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土壤和作物水分的平衡、养分和碳素的动态变化等,并初步学习如何利用模型来解决农业生产科研中的各种科学问题。

  目前为止,依托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作物生长模型DSSAT及其应用”的培训已成功举办三届, 同时,引智基地还曾邀请美国USDA-ARS 的Robert Malone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Zhiming Qi博士举办了多期RZWQM(根区水质模型)的培训,获得全国众多学校及研究机构的一致好评。部分学员已经能够利用现有数据,通过RZWQM模型模拟,对关中地区冬小麦产量随季节的波动性做了初步研究。还有部分同学对 DSSAT模型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适用性评价做了研究,主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提供的相关试验数据,对DSSAT模型作物品种参数进行调整,实现DSSAT模型参数的本地化。

  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引智基地(http://www.xnb12007.com/)为我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简称“111 计划”)。 旱区现代节水农业创新引智基地的建设任务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水农业理念与技术,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旱区特色的现代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目前引智基地科研人员与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国外国专家及学者从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动态监测技术、作物生理需水与群体用水调控技术、低能耗喷微灌与灌溉控制技术、旱作节水耕作与栽培技术等4个研究方向开展了科研合作。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