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从三尺小讲台到实践大舞台

-------外语系中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感悟

自学校要求中青年教师实践锻炼以来,外语系已有10位中青年教师陆续奔赴不同的驻点单位开展了实践锻炼。作为农业院校的外语教师,他们在初次尝试了现代农业技术与劳作后,对农业、农村、农民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

实践是一场学习,开阔了视野。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试验站的叱干梦华老师,亲历一望无际的田地,参与了现代化农机高效收割、播种施肥,听场站老辈人讲解传统耕作及现代化耕作,更多了解了了油菜籽的品种、种植及收割以及玉米的品种、种植条件以及生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深刻地感受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及我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切实意义。作为农业院校的外语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尝试结合学生的专业拓展课堂的设计,从人文角度去看中国农业,了解中国农业文化的魅力以及现代农业的知识等,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有了更深的思考。

实践是一次锻炼,增长了才干。驻点曹新庄李赞萍老师自上大学至今二十年来,没再参与过农村劳作,在真正体验了曹新庄三夏劳动后,又一次回忆起儿时农忙季节人们的辛苦和坚持。三夏时间紧、工作重,每天7:30前老师、同学早早来到农场,一直在地里忙忙碌碌,一刻也不休息。由于不是简单的夏收,并非全是大机械操作那么简单,这里有不同领域教授或者课题组的试验地,有科教副产品,田野里的人们在忙着剪麦穗,打包装,记录数据,归纳整理,都抢在未来雨天前完成夏收的任务。“在炎炎烈日下和大家一起劳作,再次真正感受到了劳动的伟大和快乐!”

实践是一种阅历,培养了情怀。在斗口试验站锻炼的王丽婵老师自从实践锻炼以来,深刻理解了学校要求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的初衷。在实践锻炼过程中,她亲身体验了玉米、芝麻、小麦等农作物播种生长的过程,初次学习了一些与专业无关的栽培技术知识。同时,通过向来访的国际学院学生介绍试验站,她初步了解了我校试验站的国际化进程以及我国农业技术在别国的应用,并为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农业宣传感到自豪。与试验站专家、学生的交流及真实的田间地头劳作让她充分体验到了农村乡情民情,培养了知农爱农的情怀。

实践是一次成长,提升了素质。在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实践锻炼的常青老师认为,实践锻炼让她对眉县田家寨村3600亩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有了充分的了解。在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的技术支撑下和全村人的努力下,田家寨村因地制宜、转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打造了自己的猕猴桃品牌。通过种植猕猴桃脱贫致富、振兴产业,成为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样板。在与村支书的交谈过程中,她感受到一名老党员带着全村人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支书真抓实干的作风、对返乡人才的重视和科技兴农的理念使常青相信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党性。

所有参加实践锻炼的老师都表示,在实践锻炼期间,场站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帮助和关怀,使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和生活,让他们的实践锻炼充满了乐趣。作为农业院校的外语教师,此次实践锻炼感悟颇深、受益匪浅,他们将会把自己的实践锻炼体验以及所学到的农业知识融入教学中,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丽婵老师在播种_副本.jpg

编辑:张琳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