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农往事】(65)李鸿恩:黄土高原农业测试中心创始人

李鸿恩_副本.png

李鸿恩研究员(1925-2022)195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分配至陕西省农科院工作。作为黄土高原农业测试中心和农业部食品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主要创始人之一,为我国农业土壤学和农业测试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鸿恩历任黄土高原农业测试中心主任兼陕西省农产品量监督检验站站长,西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理事兼农业分析测试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农业科研测试中心联合会理事长,中国土壤肥料研究会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多次获得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创出盐土改良新路

1955年,李鸿恩主持“西北地区盐渍土改良利用的研究”, 针对当时国内外不同研究对盐土改良的争论,他创出盐土改良的新路。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他先后在宁夏灵武、甘肃河西等重盐渍土地区开展试验研究。那里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盐碱荒滩。每遇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徒步走遍宁夏银川地区、甘肃河西疏勒河流域等,行程数千里。通过调查总结改良盐土的经验教训,现场勘测并设点进行科学研究,揭开了西北地区盐土改良之谜,提出了在有排水条件下种稻洗盐和深浅沟排水洗盐改良盐土的措施及理论依据,在《土壤通报》等发表论文多篇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了西北地区盐碱荒地的开垦利用及农场建设发展,实现了粮棉大幅度增产,并对苏联深沟排水洗盐理论有所补充修改和发展。

为建立中国农业土壤学增砖添瓦

1958年,李鸿恩受派负责陕西省第一次土壤普查鉴定技术指导。他与土壤普查队成员一起跋山涉水,足迹遍及陕北土塬沟壑、关中平川河滩、陕南山岭水田,并首次整理出陕西地区土壤分布报告。在土壤普查中,他深感传统土壤学最大缺陷是忽视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的重大影响,就土论土,见物不见人,认为土壤科学只有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才具有发展活力。为此,他撰写了“对建立我国农业土壤学的意见”,提出把农业土壤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建立中国农业土壤学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并在《土壤通报》发表,对推动中国农业土壤学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后,他先后主持“耕作改土的研究”“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及生土培肥的研究”“土壤肥力因素与农作物高产的研究”等,提出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方案、土地平整方法等技术措施,对增加农作物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应邀参加了侯光炯院士和高惠民教授主编的《中国农业土壤学概论》编写工作。

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分析测试技术系统

长期的科研实践让李鸿恩深知,作为实验科学, 农业科学的发展与实验手段的进步及革新密切相关,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一经农业科学家采用,就会有力推动农业科学发展。

1979年春,作为农化专家,李鸿恩参加了中国农业部与美国农业部在北京就建立中国第一批农业科研测试中心及人才交流的谈判。1980年10月,作为中国农业科研仪器考察组成员,他先后考察了美国贝兹尔等3个农业研究中心与加里福尼亚等7个州立大学农学院及大型精密仪器制造公司,了解农业现代化实验室仪器装备、建设、管理及应用等。回国后针对黄土高原农业科研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注重实用、考虑当前、兼顾长远”的建设方针,在部、省、院的领导下,创建了现代化农业测试中心,经农业部专家组考核验收一次通过。

此后,他发起成立“西北五省(区)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组”,促进了仪器测试分析技术的推广,并在农作物品分析鉴定及制品量监督检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成黄土高原农业测试中心后,依托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李鸿恩又着手新的课题研究。“六五”到“八五”期间,李鸿恩先后主持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及制品中多化学含量测定法的研制”“土壤有机、阳离子交换量多化学含量测定法的研制”等重大科研项目,均已颁布并在全国实施。完成的“小麦种资源主要品鉴定”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首次查清我国小麦种资源的品量及其地理差异,筛选出一批优异种,建立了小麦种资源品数据库,为我国小麦品改良和品育种提供了重要基础,并为我国建立优小麦生产基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199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完成的65万字的《中国小麦种资源品鉴定》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

扎根黄土高原45年,他的足迹遍及陕、甘、宁、青、新等省区,三分之二的时光是在黄土地外、农村度过,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青春,也把丰硕的科研成果献给了开发整治大西北的事业。他主持或参加重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研究报告60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计11部,获科技成果7项,其中特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6项。

离休后,他笔耕不辍,90多岁高龄还拿着放大镜整理著作、论文、资料,系统分类并装订成册后捐献给食品学院、档案馆等。

编辑:王学锋

终审: 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