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新时代农林高校劳动教育的新作为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将劳动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实验,充分利用学校场站资源,将劳动教育凸显在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劳动教育环境,通过理论研修、专业渗透和实践体验三大平台构建,打造农林高校劳动教育品牌,开创农林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局面。”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教师、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唐海波介绍道。

理论研修固本,点燃劳动教育的“星星之火”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0年5月,学校开办全国首个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从全校党政干部和辅导员中选聘30余名兼职教师,率先、全面、系统开设劳动教育理论研修课。内容涵盖劳动教育概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本理论、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等8个板块,根据劳动工具、技术、形态的时代性变化,不断创新教学体系,丰富教育内容,形成了“理论+案例+实践”的具有农林特色的教育内容体系,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同时,把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劳动教育成效落到实处,切实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具有西农特色,引领农林高校劳动教育范式的劳动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助力卓越农林人才标杆建设。

专业渗透筑基,点燃劳动教育的“熊熊烈火”

如何让劳动教育入脑入心,与学科专业相融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理论武器。学校通过优化“三夏”劳动周和智能工程训练等专业实习与生产实践,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努力完善“五个文明工程”“勤工助学”等日常生活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取向。同时,设置“五一”劳动月,结合学科特点打造西农特色劳动实践项目,形成劳动实践品牌项目专题库。

为让劳动育人更加贴近专业教育,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近日,一场主题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西农智慧”的劳动实践活动在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小麦示范园举行,学校康振生院士为40余名师生上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园艺学院通过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挖掘劳动育人元素,让劳动育人浸入学生行为与情感认同中。园艺学子在赵彩平老师的带领下,相约北校区北门外桃花园里,开展一堂劳动体验与园艺疗愈的田间课。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田间劳动过后的心理分享,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实践,真正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提升劳动素养。

实践体验促效,点燃劳动教育的“永恒之火”

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持以“农科教结合、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服务性、创新性劳动,倡导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在劳动实践中领会科技,走进社区、企业、乡村,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坚定理想信念的一流人才。植保学院果树病害病原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团队组织硕士、博士分批次走进试验田,参与果树全生育期管理,将劳动教育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植保学院2018级研究生郭衍表示,同学们在田间挥洒汗水,真正将课本所学的病害防治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产中,在劳动实践中加深了认知,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