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从这里启航
校长 孙其信
2011年8月29日
亲爱的2011级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你们历经数载艰辛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美丽的大学。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今天入学的5600多名2011级本科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的家人致以衷心的祝贺!同时,让我们也以热烈的掌声,向即将指导大家军训的西安陆军指挥学院的教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今天,你们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员。我坚信,这是你们追逐新梦想的起点,创造新未来的开端。你们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将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扬帆起航!
同学们,作为你们的老师和朋友,在开学典礼上,借此机会,我想向大家通报三件事情,并就如何把握好人生的新起点,提出六点希望和要求。
首先,我简要介绍今年入学的同学们的基本情况。可以说,你们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历史上成绩最好的一级新生。今年,我校从全国31个省(市、区)录取了5610名学生,其中男生3146人,占56.1%,女生2464人,占43.9%。在理工类学生中,18个省(市、区)录取最低分高出一本线10分以上,8个省(市、区)高出一本线20分以上,4个省(市、区)高出一本线30分以上,最高为55分。20个省(市、区)录取平均分高出一本线20分以上。在5610名同学中,高出所在省(市、区)一本线10分以上的人占91%(2010年为85%,2009年为73%),高出所在省(市、区)20分以上的人占64.8%(2010年为44%,2009年为41%)。我相信,同学们是足够聪明的,足够优秀的,足够有才华的,这将是你们迈向更大成功的基础。
其次,我谈一谈中国农业的基础性和特殊性,以及同学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是一所农业大学,承载着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责任。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位同学应当有所了解的。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民族生存的根基。2010年中国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虽然只有10%,但其基础性和战略性却是100%的至关重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所有的人”。食为民天,农为国本。中国人均耕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数的40%。人均水资源仅有2200多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数的28%。我们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不断的农业科技进步,以全球7%的耕地面积,生产了25%的粮食,养活了22%的人口。想一想这个世界上还有10亿人在饥荒中苦苦挣扎,大家会理解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历史顶峰的5.46亿吨,但是消费量和生产量基本持平,而且油料需要大量进口,仅大豆进口量就达4600万吨,这需要用4.6亿亩的土地来生产,相当于我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0%。国际市场每年粮食贸易总量不过2亿吨左右,主要控制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手中,受国际政治关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常大,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人口从5.4亿增加到13.7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张,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过去10年,耕地就减少了1亿多亩,目前仅剩18.26亿亩。粮食生产面临很大困难,民族生存和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饭碗不能端在外国人手上,不能看人家脸色吃饭。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有依靠自己来解决,必须发展发达的现代农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十几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还面临三个重大难题和制约:一是农业资源越来越稀缺,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肥料资源都严重不足;二是人口的压力,5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1/3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偏低,2010年城乡平均居民收入比达3.3:1 ,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难以满足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需求。三是科技创新的挑战,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5年左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还不能支撑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突破三大制约,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掌握农业科技的人才。同学们进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承担了这样的特殊而艰巨的任务,要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托起中国农业的明天。研究培育高产、抗旱、抗逆、抗病害的新品种,用更少的资源,用绿色、无公害的肥料、农药,生产更多的粮食;研究更优质的饲料和更先进的养殖技术,以科学手段预防和控制病害,让肉奶蛋产量更大,品质更高,更有营养;研发现代农业装备,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用现代经济管理策略,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同学们,无论你们是学大农科的,或者人文社科的,还是学涉农工科的,希望大家以兼济天下的情怀,积极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关心老百姓的衣食冷暖,以自己的才智更好地解决十三亿人口的生存吃饭问题,担当中国农业的未来,在造福大众中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我向同学们简要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历史和使命。
我们学校的前身——1934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一所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国立大学,其倡办者于佑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在学校筹办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全国家之命脉,再求民族之生存”的办学宗旨。7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高级人才,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1999年合校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学校先后进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序列,进入高等教育的国家队,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同学们,在我们这所大学里,名师云集,英才辈出,走出了被毛主席赞誉为“辛辛苦苦,独树一帜”的老校长辛树帜先生,走出了被毛主席称赞为“你的碧蚂一号拯救了一个中国”的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走出了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走出了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的朱显谟院士等一大批大师名家。一代代学人以献身“三农”的高尚情操,造福社会的杰出贡献,传承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守望着这所远离喧嚣、宁静治学的学术家园。可以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个名片,不仅是我们头上的光环,更是每个人必须为之不懈奋斗、让其变得更加灿烂的勋章!
同学们,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一个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成长历程。思路决定出路,方向胜过努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学们将开启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如何实现最好的自己,我向同学们提出六点希望和建议:
第一,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理想是奋斗的动力,是高飞的翅膀。有理想,有追求,我们就会有激情,有动力,锲而不舍,刻苦奋进。凡成大事者,必先立其志。成功的人生,很大程度上与理想密不可分。李振声院士当年看到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癌症”——条锈病的蔓延时,决心从事小麦改良工作,在世界上最早开展远缘杂交研究,成功培育小偃6号等一系列优良品种,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时代,我相信同学们能把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选择与个人的兴趣特长结合起来,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创造非凡的业绩,你们的人生必将更加丰满,更加精彩。
第二,做有知识、更有文化的人
大家能够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证明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和发展潜质。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不仅注重智力的提升,培养有知识的人,也更注重文化的陶冶,完美人格的养成,造就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社会公民和国家建设者。文化的基础是道德,核心是价值,方向是责任。古人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你们具有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养成高尚的人格情操,主动担当社会的责任,你们的知识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人生也将更有意义,更有深度,更有内涵。
第三,做严谨守纪的人
遵守法纪是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更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诗经》上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我要强调的是,大学有大学的纪律,学校将为每个人发一本《学生守则》,要求大家认真学习,牢记有关纪律规章,树立规则、规范意识,成为谈吐高雅,志趣高尚,举止文明,行为得体的博雅之士。很遗憾的是,过去曾经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遵守校纪校规,成为展示才华和学业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求学的资格,这样的痛苦教训值得大家汲取。
第四,做富有责任感的人
大家要抱着高度的责任感,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人生的价值。富有责任感,要对自己负责,要对家庭负责,也要担当社会的责任。珍惜自己的生命和青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顺利地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之才。我特别要说,很多孩子来自农村,父母十几年的不懈付出,无所保留地默默支持,他们很不容易,要经常想起他们殷切盼望你们成才的眼神,要感恩他们,像他们呵护自己一样关爱他们,不辜负他们的希望和嘱咐,用责任引领前进的道路,以贡献服务社会的发展。
第五,做健康快乐的人
求学过程是很艰辛的,大学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很精彩的,也应该是很快乐的。大家可以很充实、很幸福地读大学。学校将努力创造舒适、轻松、高雅的校园文化,让同学们快快乐乐地学习,健健康康地成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实现梦想的基础。我们拥有园林式的美丽校园,运动设施非常齐全,大家要保持好的健身习惯,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赋予思想和灵魂一个强健的体魄。
第六,成为事业有成的人
大家说,考入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将改变人生的命运。我认为,大学只是人生的新起点,还有更多的精彩等待你们去书写,去创造。未来的道路如何走,事业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家如何把握好人生的新起点,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有境界者,自成高格”,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前五点的要求,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精于学术、富有涵养,严谨守纪,敢于担当,坚忍不拔,乐观豁达,你们事业有成是可能的,也会是必然的,你们的人生会像阳光一样灿烂!
同学们,我是2011年1月25日来到这所大学,并担任校长。我们都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级的新人,你们是新学生,我是新校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设更加辉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