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用人单位负责人座谈会
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有什么要求?11月29日,在我校召开的17个省(市、区)用人单位代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对我校学生实在的作风予以高度评价,仍然看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在人才需求上表现出更加务实的态度。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70多家用人单位中,有1/3的单位是首次来我校,通过侧面了解以及亲身参观校园、接触学生等活动,这些用人单位代表与多次来我校的代表们一致认为,我校学生具有“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处事务实”的优点。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国内经济出现的波动现象,代表们认为这对农业冲击较小,同时因为三中全会关于三农问题的国策出台,涉农单位竞争将加剧,对农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有增长趋势。代表们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前景持积极乐观态度。
关于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代表们畅所欲言。
代表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山西运城市农业局的代表说,应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途径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邀请专家为学生作报告,另一方面提早安排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陕西农业生产资料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说希望和学校进行深度合作,欢迎学生去该公司进行实习。四川华为土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代表表示,用人单位招聘本科生,看重的就是他们的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配合学校培养毕业生既是义务更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广西柳江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山东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的代表们认为,大学校内的社会实践活动过于空泛化,要让学生尽快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以便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双向选择、准确定位,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快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代表们认为,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的普遍需求。柳江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代表用“顶天” 和“立地”来概括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他说,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组织、协调、创新、规划等能力,同时还具有脚踏实地的动手操作能力。上海一家用人单位的代表说,随着国家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毕业生一方面要注意苦练内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能力面。
代表们认为,更加重视营销知识的学习。“一流人才做研究,二流人才做管理,三流人才做技术,不入流的人才做营销”。 1992年毕业于我校园艺学院、现在陕西农业生产资料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营销总监的杨文杰认为,毕业生对于营销的误解是企业苦于找不到真正能工作的人,但招聘市场却又人满为患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应届毕业生跳槽率高的重要原因。他谈到,许多本科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做研究、做技术能力不足,干基层工作又沉不下去。良好的营销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目前,很多企业的技术营销工作打不开局面,就是因为懂技术的不愿做营销,会营销的却不懂技术。他建议应该引导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学生正确认识营销,学习营销。实际上企业很多高级管理干部都是从最基本的营销干起的。
代表们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要求。西安九州大地农牧发展公司代表说,企业用人有三个指标:肯干、能干和可靠。山东曹达化工有限公司代表说,希望毕业生具有爱岗敬业忠诚精神。江苏农科院代表建议毕业生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代表们建议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更新就业观念。定位决定成败。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代表说,大学生刚入校是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够树立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山东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的代表们说,目前本科生就业不比职业中专学生好,就是因为许多本科生对自己定位不清,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上海一家用人单位代表说,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有变化,特别是在南方,机会虽然多,但是限制也较多,毕业生们应该转变传统观念,着眼长远,先求发展,再谈待遇。山东曹达化工有限公司代表说,毕业生们应该认识到,越是欠发达的地区,越有个人发展的空间。
常务副校长赵忠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对各用人单位代表与我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共同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党委校长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负责人,各院(系)主管教学和就业工作的领导以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常务副校长赵忠讲话
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发言
用人单位代表听取我校概况介绍
用人单位代表参观我校校史馆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