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张立德研究员在国际交流中心208会议室为我校动物医学院、理学院部分研究生、教师作了题为“纳米应用技术需求分析和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张立德研究员结合自己在该领域的多年工作,从纳米材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向,人类现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能源、环境等问题等逐一进行了分析讲解,并着重探讨了纳米应用技术在食品卫生、农业科技领域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整个报告内容博大、图文并茂,让广大师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受到与会师生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
报告会后,张立德研究员还与动物医学院张彦明教授、靳亚平教授、童德文教授、欧阳五庆教授、理学院王进义教授就纳米技术在农业发展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我校承办下一届“纳米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达成了初步意向。
背景介绍: 张立德,男,1939年生,1964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68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先后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材料研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副所长、所长。先后担任国家攀登预选项目“纳米材料科学”和国家973项目‘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首席科学家,多次被评为中科院优秀博士生导师,2002年曾获得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入选了科学中国人2007年度人物。
在4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张立德研究员治学严谨,建树颇丰,为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美国汤姆森(Thomson)科学前沿-卓越研究奖(2007)、石油化工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2002、2000)、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999)等重要奖励,撰写了《纳米材料学》、《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二部中文专著和一部英文专著(Controlled Growth of Nanomaterials,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enter,2007年);编著了《材料新星》、《纳米材料》、《第四次浪潮纳米冲击波》、《奇妙纳米世界》、《纳米复合材料》等学术论著和科普图书,担任了《超微粉体材料制备和应用》、《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新进展》的主编。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现产业化3项,已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已被引用6000多次,有11篇论文超过100次。其中ZnO纳米有序阵列的论文引用超过400多次,2006年度位于全国单篇引用的第5名。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