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对在2019年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我校农学院获2019年度“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宋瑜龙、谢彦周两位老师获2019年度“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先进个人”。
2019年,我校5个调查队累计行程6100余公里,共计走访留坝县、韩城市、城固县、西乡县和澄城县等5个县市34个乡镇、95个村200多家农户,共收集到种质资源样本673份,其中粮食作物资源304份,经济作物资源45份,蔬菜资源199份,果树资源125份。收集到的荞麦、糜子、谷子、黄瓜、南瓜、葱等农家种资源,千年老核桃、百年老柿树、百年老梨树、老杏树、野生猕猴桃、野生桑树、石榴等野生资源十分珍贵,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据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和多次专项考察搜集,挽救了一大批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及其特色资源。此次普查为第三次,旨在围绕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评价、积极创新、共享利用”为指导方针,以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突出系统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攻克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以进一步增加我国种质资源保存数量、丰富多样性,发掘创制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为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发现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
通过此次调查与收集,基本摸清了这5个县(市)的主要农作物资源状况及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抢救性收集到一批农作物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及其他珍稀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该行动对科学鉴定和开发利用当地特色种质资源,将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挖掘当地特色农作物资源潜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