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杨凌:在黄土地上书写答卷

(陕西日报 2024-07-29 01版

七月的农科城,充满创新活力。

27年前,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成立,肩负起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

近日,记者走进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科技验示范站,在育种实验室、广袤田野,发现杨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寻找农科城在黄土地上书写的答卷。

“心”答案

一心为农 扎根田野写论文

7月19日,记者走进白水县,只见连片的苹果树一望无际。新建果园里,宽行密植、栽杆立架、起垄覆膜的种植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陕西苹果产业链产值已超1300亿元。近年来,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美誉的白水县通过种植瑞阳、瑞雪、瑞香红等苹果新种,开创了升级版的苹果种植模式。

白水苹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验站和育种专家赵政阳。

白水县的苹果验站成立于2005年。赵政阳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20个年头。

回想起刚到苹果验站的日子,赵政阳记忆深刻。“我们在一个100多亩的农场里,从零开始建设苹果验站。最初的3年里,大家都住在养羊场的一间房子里,一起种苹果、建宿舍,将验站一砖一瓦搭建起来。”赵政阳说。

面对白水苹果树老化、种植模式落后、苹果种单一等难题,赵政阳团队围绕旱地矮化苹果高效栽培、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等关键环节,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乔化果园商率低、效益差,种苹果越来越不挣钱。”白水县新农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焦锋对此深有感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赵政阳团队运用间伐改形修剪技术、大树高接换优技术、土肥水管理新技术,将乔化低效果园改造成矮化苹果园,不断提升苹果质量。

目前,渭南市矮化苹果栽培面积达40余万亩,其中,白水县推广矮化苹果园面积在18万亩以上,居陕西首位。

一个优良种可以振兴一个产业。近年来,白水苹果验站先后选育审定不同熟期苹果新优种11个。其中,号称“三瑞”的瑞阳、瑞雪、瑞香红成为推动白水县苹果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种,已在陕西、甘肃、山西、新疆等地推广40余万亩。

“新”答案

向新而行 创新驱动谋发展

2022年10月23日,宁夏第一头“管奶牛”在灵武养殖基地诞生,首次成功实现牧场条件下奶牛体外生产胚胎批量繁殖;12月30日,宁夏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奶牛”诞生,开启了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良种奶牛培育中担当核心和关键角色的新纪元。

一个个“第一头”惊艳问世,是宁夏灵武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合作,开展奶牛良种快速繁育技术研发实践的标志性成果。

育种好了,牛的遗传种才会好,产的奶才有可能更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灵武奶牛验示范站专家团队选择群体中高产长寿、抗逆性能优异的“超级奶牛”,通过克隆胚胎、胚胎移植,对其进行“复制”。

“目前,首批体细胞克隆胚胎项目共移植了120头牛,成功实现完整‘复制’。克隆牛临床检查健康,花色与体细胞供体奶牛完全一致。克隆胚初检妊娠率达42%,200天以上在孕率达17.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勇胜说。

在灵武奶牛验示范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学博士王炳科常年在此进行核心母牛快速扩繁研究,培养出的奶牛年产奶在2万公斤左右,收益是普通奶牛的4倍以上。“在示范站,我们做到了把实验搬到生产一线,把实验室建在牛场,把课堂设在牛舍,把成果落地在养殖园区。”王炳科说。

7月15日,在甘肃庆阳市合水县肖咀镇政府培训室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付明哲为奶羊养殖户讲解奶羊疾病防治相关知识。

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合水县共建合水奶羊验示范基地,重点解决当地奶羊产业种质遗传资源单一、核心种源自给率不足、羊源质不优、泌乳量低下等问题。

合水奶羊验示范基地首席专家安小鹏介绍,专家团队采用现代化育种新技术,将国际优良奶绵羊的胚胎移植到湖羊体内,培育适合本土养殖的优质奶羊核心育种群,保障该县奶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验示范基地共选育出836只产奶量每年超过1000公斤的奶羊,形成了高产核心群。”安小鹏告诉记者,合水奶羊验示范基地的主要工作是示范推广,通过运用奶山羊全混日粮饲喂技术,使当地奶山羊产奶量提高了10%到15%。

“欣”答案

欣欣向荣 日子红火有奔头

7月13日,记者走进甘肃张掖市民乐县,只见大片的油菜花随着地形起伏绵延,风景如画。

“在民乐县,我们主要承担油菜新种繁育、推广任务。”甘肃汇丰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生介绍,在第27届杨凌农高会期间,他成功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拿到了春油菜新种“秦杂油11”和“秦优1806”的生产经营权,在甘肃开展新种繁育、推广。

在民乐县,农户从事“秦杂油11”和“秦优1806”等春油菜制种,与种植普通油菜相比,亩均可增收500元至600元。

据统计,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鸿油88”“秦油558”“秦杂油7号”等一批适宜在春油菜区种植的高油、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种,通过产学研合作,已累计推广3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4亿元。

在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玉米单产提升验示范基地,一望无际的玉米长势喜人。在当地,“吨粮田”这个新名词常被玉米种粮大户挂在嘴边。

为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群众收入,早在2016年,旬邑县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旬邑玉米验示范基地,以密种、缓释肥、覆厚膜、机械化四大技术为核心,构建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

太村镇种粮大户唐兴永种粮已有20余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指导下,今年种植的260多亩玉米从过去的每亩4000株左右提高到5000株。“与之前每亩500公斤的产量相比,预计今年玉米亩产量将在900至1000公斤,收入也将大幅提升。”察看了今年的玉米长势,唐兴永脸上满是笑意。

从探索者到先驱者、从验田到示范区,27年来,杨凌人用不懈追求与积极实践,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的中国式现代农业发展的“杨凌模式”。

原文链接: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877338.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