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八院士陝西洛川共上一堂主題黨課

原標題:八院士陝西洛川共上一堂主題黨課

“在洛川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如何實現蘋果產業的綠色發展,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美好?一要靠科技,二要靠奮斗。”4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用這段話拉開了一堂特殊黨課的序幕。

在陝西省洛川縣鳳棲鎮蘆白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洛川蘋果試驗示范站,康振生和寧波大學陳劍平、吉林農大李玉、中國農大康紹忠、貴州大學宋寶安、沈陽農大李天來、中國林科院張守攻、湖南農大鄒學校等8位院士,為30多名正在蘋果園裡開展科學研究的碩博士研究生共同上了一堂主題為“用科技振興鄉村,用奮斗實現藍圖”的黨課。

1、脫貧摘帽向新生活出發

“同學們知道,1937年8月,在這裡召開的洛川會議,為中華民族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作出了偉大貢獻。今天,你們在這裡學習,在這裡開展科學研究,在這裡為鄉村振興作貢獻,將是你們人生中難忘的重要時光……”陳劍平院士第一次走進洛川,在滿是花香的果園裡和同學們交流起來,很是高興和激動。

陝西洛川,在新中國的建國偉業中留下了光輝的篇章。如何讓這片紅色土地上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2012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洛川建立了蘋果試驗示范站,圍繞新品種選育、新模式栽培、肥水高效利用、大苗繁育、重茬建園等技術,康振生院士、馬鋒旺教授等多學科專家組成團隊,示范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助力洛川蘋果邁上了質量效益雙豐收的快車道。

2020年,洛川縣蘋果總產量達95萬噸,蘋果產業綜合收入突破百億元,全縣依靠蘋果產業實現脫貧摘帽。洛川蘋果產業的成功,為促進旱區蘋果產業發展提供了一份可供參考的優秀答卷。目前,全國蘋果產業已經進入由快速發展向做強做優產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干旱半干旱地區蘋果產業穩步轉型升級,增強全產業鏈的發展動能,使其能夠在旱區持久發揮拉動農業經濟增長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用,是要考慮的重大問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也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新起點。如何讓面積和產量都佔世界50%以上的蘋果產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在鄉村振興和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高效的作用?這是我們的研究課題,也是你們的奮斗課題。”康紹忠院士對同學們提出了鼓勵和期望。

洛川縣馮家村,職業農民馮百紅新栽植的3畝果園裡,蘋果花和油菜花交織盛開,景色宜人。“我們農民富起來了,一靠國家政策,二靠大學科技。現在我們也講綠色發展,這油菜花開完就翻到地裡變成有機肥,對生態好,對環境好,對我們今后的日子更好。”從1989年就開始和蘋果打交道的馮百紅,目前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農藝師,經常開著小車去四裡八鄉講課,向更多的人傳遞綠色發展理念。

2、科技助推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15年前我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時候來過這裡,今天再踏上這片土地看看,當時提的問題現在都解決了,你們學校作出了巨大貢獻。”今昔對比,李玉院士很高興,對同學們提出了新要求,“同學們要樹立長遠的觀念,如何延長產業鏈,做好品牌建設,讓老百姓的生活更甜蜜,這是你們年輕人應該思考和奮斗的方向。”

發展創新,科技先行。位於川西高原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蘋果產業已發展為比傳統的土豆、玉米等產業具有更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的產業。在西農鄒養軍研究員等專家的指導下,優果率提高了15%,畝均效益增加2000元以上,成為新時期山區群眾振興鄉村的主導產業。

在陝西省榆林市子洲縣,2016年起,以馬鋒旺教授為首的專家們幫扶子洲縣清水溝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山地蘋果1300畝,先后引進秦脆、秦蜜、華碩、美味、延長紅等10多個新品種,推廣山地蘋果整形修剪、肥水膜一體化、免套袋栽培、病虫害綠色防控等新技術,產值連續三年超過2000萬元。目前園區帶動周邊村鎮發展山地蘋果超過10萬畝,子洲山地蘋果發展到了30萬畝,“優勢在山坡,致富靠蘋果”已成為老百姓的共識。

立足新發展階段,如何升級轉型蘋果產業結構,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讓蘋果產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強?張守攻院士說:“在農地非農化的政策區間,面對蘋果產能過剩的新情況,更重要的是區域間協調發展,在‘強’字上下足工夫。”宋寶安院士強調了綠色:“洛川蘋果完成了脫貧攻堅的使命,更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產業基礎,現在重點要在綠色上做文章,讓中國人都認識洛川蘋果、吃上洛川蘋果。”

康振生院士再次強調:“科技始終要走在最前面。從種質資源的收集挖掘到品種改良再到綠色生產的每一環節,同學們要努力發奮地學習、探索、實踐,提高品質和單位產量與效益,把小蘋果干成大事業。”鄒學校院士表示:“作為年青一代,整產業鏈、全綠色化、深融合度、多功能性、高附加值、強競爭力,這些都需要去研究,把蘋果做出新的模樣。”

3、在鄉村廣闊舞台書寫奮斗之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目前,我國蘋果產量佔全世界55%左右,但90%以上為國外引進品種,我國自主培育品種佔比不到10%。2015年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相繼選育出“瑞陽”“瑞雪”“秦脆”“秦蜜”“瑞香紅”等優良新品種,在陝西、甘肅、山西等黃土高原蘋果主產區以及西藏、川西等高寒山區相繼推廣,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歡迎。

陝西作為果業大省,蘋果已發展成面積千萬畝、產量千萬噸、產值千億元、覆蓋果農千萬人的大產業,形成了“一個產業鏈脫貧一千萬”的格局。全省56個貧困縣,其中果業基地縣佔到2/3,基地縣果農80%的收入來自果業。目前,蘋果產業是陝西農業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是陝西省農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最好的產業之一。

“今天院士們的黨課,給我們發展蘋果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馬鋒旺歷時十余年選育的“秦脆”“秦蜜”新品種,以其特別好的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歡,由於效益極高深受果農青睞,已在我國蘋果優勢產區大力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責無旁貸,用科技創新驅動蘋果全產業鏈,實現高附加值,推動蘋果產業綠色優質高效發展。”

鄒養軍2018年按照農業農村部“三區三州”定點扶貧安排部署,成為川西地區果農的知心人。“我會繼續服務於‘三區三州’,為果農做好技術保障,確保山地蘋果成為果農幸福生活的綠色銀行。”

李明軍教授在提高果實品質的基礎研究和推廣上尤為突出:“品質好了,我們的蘋果一定能走向世界。”

蘋果作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經濟地位最重要的水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頭戲。面對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新形勢,青年一代也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榮。

西農2020級研究生艾晨曦聽完黨課無比激動:“作為一個‘蘋果人’,應當有‘大蘋果觀’,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解決問題。我們要傳承洛川會議精神,在田間地頭踏實苦干、鑽研技術,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我們要練好基本功,多學科交叉學習,激發創造活力,提高學科競爭力,打造蘋果產業提質增效新業態。”劉鑄同學聽完黨課后信心滿滿。

祁巧雲同學說:“建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青年一代正應追趕超越,將青春揮洒在希望的土地上,為中國農業插上騰飛翅膀。”馬悅欣同學表示:“學農研究生更要有一顆振興鄉村的熱忱之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專長,讓科技扎根農村,走好我們這代人的長征路。”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落戶”農村,服務農村。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他們將會是接續奮斗的新一代“新農人”。

(責編:谷妍、鄧楠)

原文链接:http://sn.people.com.cn/BIG5/n2/2021/0421/c378288-3468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