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陕西日报》金色麦浪,诉说着一个人的传奇

——追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研究员李立科

《陕西日报》 2020年5月21日整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旱农试验站是李立科的第二个“家”。本报记者 姚志伟摄


乔文连在展示李立科晚年研究的“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成果。 本报记者 姚志伟摄


李立科将毕生心血都献给了渭北高原。资料照片


李立科用过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他的研究体会。 本报记者 姚志伟摄


李立科制作的小麦标本。本报记者 姚志伟摄


李立科奉献了半辈子的试验田。 本报记者 姚志伟摄

  初夏的渭北高原,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旱农试验站的试验田里,小麦渐渐染上了一层金色。颗粒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等待着一位老人熟悉的身影。

  然而,那位老人再也不会出现了。

  3月1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研究员李立科,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6岁。这位曾用科技手段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全省粮食缺口难题的“当代后稷”,将一生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农业科研事业。特别是在1981年之后的近40年时间里,位于合阳县甘井镇甘井村的试验站,几乎成了他的家。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一定要去送送他。”5月12日,坐在自家小院里,甘井村73岁的村民唐小有感伤地说。村民们眼角泛起的泪花,诉说着对李立科的不舍……

  破解吃饭难题的“当代后稷”

  1934年12月,李立科出生于武功县一个贫苦农家。1957年8月,他考入原陕西省农业学校学习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原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从此,李立科便与土地、与农民打了一辈子交道。

  改革开放之初,陕西粮食匮乏,每年缺口达1.5亿公斤。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省上决意在渭北高原开辟“第二粮仓”,并点将李立科,要他前往合阳县蹲点考察,开展科研工作。

  1981年5月,李立科背着行李卷儿来到了合阳县甘井乡(今为甘井镇)。这个被戏称为合阳县的“西伯利亚”的乡,虽然耕地面积多达10万亩,但由于干旱,粮食产量特别低,1980年小麦平均亩产不足50公斤,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大娘曾经悲凄地告诉李立科:“我自嫁到这儿几十年,还没吃饱过。”

  唐小有是甘井乡第一个见到李立科的人。当时在甘井村科研站担任技术员的他,接到通知去火车站接李立科。“他们一行人的行李很少,我用一个架子车就拉完了。到村上以后,他们就住在科研站一间阴暗潮湿的小房子里,在集体土地里做试验。过了几年县里才给重新修了一个院子,改善了居住条件。”

  一到甘井,李立科就开始了紧张的考察。那会儿,麦子长势普遍不好,但在休里村的一块麦田里,他看见一小片麦子秆粗穗大、颗粒饱满,尤其是麦穗的颜色,金黄发亮。他对同行的人说:“这块地肯定施过磷肥。”那人不信,他就在地里刨挖,最后果然刨出了磷肥疙瘩。

  李立科不是神,也不会未卜先知。事实上,早在1962年,李立科在武功县皇中村蹲点指导农业生产时,就对土壤缺肥尤其是严重缺磷有了深刻认识。后来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让他相信,增施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调动深层土壤里的有效水,从而抵御干旱缺雨的自然条件。而这,也许是解决渭北高原干旱少雨问题的一条新途径。

  为了把设想付诸实施,李立科和甘井乡干部商量以后,以个人承担风险的方式贷款15万元,购回870吨磷肥,全部分发到各村。同时,他一个村挨一个村地向干部群众讲解增施磷肥的道理和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982年夏收时节,甘井乡的小麦平均亩产由48.5公斤猛增到136公斤。村民们在惊喜慨叹之余,全部自觉还上了李立科所贷的款。

  为了推广磷肥,1982年夏收之后,李立科顶着酷暑,带着他在泥水里冲刷了半个多月才获得的小麦根系标本,到合阳县下辖的21个乡镇挨个宣讲。施磷肥后发达的小麦根系和未施磷肥的小麦根系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一下子就冲破了落后的藩篱,合阳农民纷纷开始增施磷肥。1982年,全县增施磷肥超过1万吨。到了1983年,合阳县小麦单产和总产均大幅提升,获得空前大丰收。甘井乡的小麦亩产更是达到了153公斤,总产量从1980年的2220吨猛增至7503吨。

  此后,李立科总结的“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理论,像歌谣一样迅速传遍了渭北高原的20多个县(区),各地粮食产量屡创新高。曾有人算过一笔账,渭北地区共800万亩旱地小麦,如果以亩产增收100公斤计算,那么陕西每年可增收小麦8亿公斤!

  顽强抗击病魔的“铁骨硬汉”

  见识过科学的力量,李立科彻底走进了合阳农民的心里,四处讲课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候,县上每次召开秋播会、夏田观摩会,李立科都是主角,很多农民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计专门赶来听他讲课。”曾任合阳县农办主任的秦春录说。

  1989年9月初的一天,李立科又接连在甘井乡讲了3场课。最后一场讲完时已是深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村干部找来一辆手扶拖拉机送他回去。到了住处,李立科发现左眼不时流泪,左上颊有痛感。他以为是泥沙钻进了眼睛,并没有在意。之后,他一直在一块计划亩产400公斤的试验田里忙碌着。直到10月10日,泪流不止、疼痛不已的李立科才到合阳县医院看病。

  “是我骑摩托车带李立科到县医院看的病,刚开始以为是得了眼病,后来又拍片检查了一下发现事情不太好,好像是癌。当时李立科在县里名声已经很大,医生也认识他,所以不由得说了一句‘你这么好的人不应该得这个病’。不过,那会儿县里医院毕竟条件有限,最后并没有确诊,只是建议转到西安大医院就诊。”曾代表合阳县政府配合李立科工作的李忠祥回忆说。

  虽然大家刻意对李立科隐瞒病情,但他还是很快就察觉到了异样。不过,他并没有感到恐惧,而是坦然地对合阳县领导说:“我的病如果是癌症,只要能让我活到明年7月就行。我死了你们就把我埋在试验田里,立个牌子,写上‘李立科说在这块地里种的小麦亩产能达到800斤,望大家努力’。”

  李立科的病情惊动了各级领导。10月23日,李立科离开合阳前往西安看病。经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他患的是左上颌窦鳞癌,已是中晚期。幸而,命运之神眷顾了他,经过6个多小时的切除手术,李立科成功地战胜了病魔!

  “李立科对甘井的贡献特别大,所以他患病以后乡里专门派了一个人去陪护。他做完手术之后,我们几个乡干部代表群众去看他,那会儿他特别虚弱,半边颧骨都没了,牙托还没戴,吃饭只能吃流食,说话也说不清,但他还是惦记着试验田,用手比画着告诉我们等他病好了还要回到甘井去。”时任甘井乡党委书记的王均海告诉记者。

  在李立科住院期间,合阳县的干部群众还曾送给他一块匾,上面写着两句古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正是这块匾,激励着李立科度过了生命历程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刻。出院重返甘井后,他动情地表示,要将重新获得的生命,奉献给合阳的土地和人民!

  一生矢志科研的“学界典范”

  20世纪90年代,李立科退休了,但他却“退而不休”,一年有七八个月都“泡”在甘井的试验田里。儿女们都担心李立科的身体,想让他在家里多享享福,但他总是待不住。对李立科来说,甘井是他的第二个故乡,是他最惦念的地方。

  在人生的最后20多年,李立科一直在研究推广的是“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在他看来,这项技术可以在渭北高原降水不足、水源缺乏的情况下,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同时增加有机质,让土地更肥沃。只要能用上配套合适的农业机械,渭北高原上的小麦亩产就能突破500公斤。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上了年纪的李立科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执拗。田里能亲自动手的工作,他绝不假手于人;自己干不动的,他就搬着板凳坐在地头看着别人干。“从试验田的播种、管理、收割,到观察、记录、分析,再到最后写总结报告,他都要亲自上手,特别不容易,要知道他可是有着正高级职称的研究员。”从2002年起就跟随李立科从事科研工作的张润辛说。

  今年60岁的乔文连跟随李立科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从1995年开始她就一直受雇于试验站。回忆起李立科,她说:“有一次,他看一个麦穗长得特别好,就跪在地上开始数麦粒数,时间一长诱发了腰椎间盘突出,当时就站不起来了,被人送到富平县一家骨科医院,医生按摩完后他觉得好了,第二天就又去了试验田。”

  李立科的忘我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身边所有的人。为了表达对他的爱戴和感激之情,2007年,甘井村村民自发将一条新修的路命名为“立科路”。

  今年3月李立科去世以后,乔文连将他使用过的一顶草帽、一双皮鞋、一件马甲和一身西服埋到了试验田的地头,用这种方式将李立科和他的试验田永远地连接在了一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翻看李立科往日的照片,他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农田。盼丰收的期待、手捧饱满麦穗的喜悦、讲起农业的神采飞扬……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渭北高原,献给了让农民幸福的事业。合阳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雷哲生这样评价李立科:“黄土地上写论文,百姓心中树丰碑。合阳的百姓称赞李立科是‘人民科学家’‘百姓活财神’,这两个称号他当之无愧。他的执着坚守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李立科走了,但他在渭北百姓的心中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005/21/content_72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