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西农大教授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减少糖尿病认知损伤新机制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记者 王京臣 通讯员 靳军)2月20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食品学院刘学波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专业团队,近日在国际著名英文期刊《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其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间歇性禁食模式在改善2型糖尿病及相关脑认知损伤作用中的新机制。 

图为间歇性禁食模式路径串联机制示意图

  间歇性禁食指的是,进食不按以往一日三餐的规律,而是对进食时间进行限制。常见的间歇性禁食模式有限制时间饮食(每日14-16h禁食)、隔天禁食、“5+2”禁食、模拟禁食等。

  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作为一种膳食调节模式,对改善慢性代谢性疾病及神经认知具有保护作用,但这种禁食模式对糖尿病诱发的认知损伤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该研究基于脑-肠轴理论体系,发现间歇性禁食模式可显著提升2型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糖尿病症状也显著改善,同时引起了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促进了肠内有益菌以及多种菌群代谢产物的生成。研究进一步采用肠道宏基因组、血浆代谢组、脑转录组等多组学技术与动物行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证明该禁食模式对肠道菌群-代谢物的改变,直接增强了大脑海马的线粒体生成和能量代谢,进而减轻了糖尿病小鼠认知损伤。

  据介绍,这项研究属于基础学与学术性很强的技术模型,历时三年跨界交叉合作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了深圳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多个国际顶尖团队。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以及该校“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建设项目等支持。

  这项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间歇性禁食模式改善糖尿病及认知损伤中的重要参与机制,为营养干预和改善代谢相关机体健康问题提供了新启示。

  原文链接:http://www.cnvsj.cn/jiankang/xinwen/2020-02-21/17690.html?from=group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