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人民日报》从“要我听”到“我来讲”(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 2020年01月21日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高屋建瓴,又要接地气,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生动力

  小姜是我的学生,最近一次见面,他的变化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讲台上,他正在给同学们分享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党内建设。30分钟,小姜的讲述生动又风趣,对史料掌握扎实,和同学互动频频,引来阵阵掌声。

  此前,我一直觉得小姜是个内向的人,课上总低着头,也很少发言。一次课程结束后,我拦住他问,“你对思政课有什么建议吗?”他低头支支吾吾,“我知道它重要,但不太能听得进去……”

  事实上,不光小姜,不少学生都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重要的事,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更主动学习,成为摆在我面前的考验。

  后来,每次下课,我都留下来和学生们沟通,倾听他们对思政课的看法和建议。经过调研,我决定让每位同学都成为主动参与者,通过高年级学生党员给低年级学生上党课的形式,从“要我听”变为“我来讲”。

  小姜告诉我,为了这次30分钟的授课,他准备了近3周。“非常珍惜上台授课的机会,资料搜集、讲稿写作、PPT制作,每个环节都要扎实,准备的过程是一次真正的深度学习。”

  学生主动性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方式也渐渐鲜活、多元:在农科大楼的红色长廊内,有几位师生用学校自产的黑小麦、红米、绿豆等20多种作物种子制作了“红色拼图”;上个暑假,学校组织3000多名学生走进两万多个行政村开展西北乡村调研,为学生们打开了解农村的窗口。

  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既要高屋建瓴,又要接地气。一方面思考喜闻乐见的讲授技巧,避免生硬灌输;另一方面,要真正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生动力。通过深度参与、分享交流,学生们在价值层面达成共识,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的思政教育才做到了“入脑入心”。

  (作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061103/4955220?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