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唐克丽:祖国的召唤就是我们的任务

来源:陕西日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9-10-31 | 阅读次数:

《陕西日报》 2019年10月31日 04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唐克丽。 本报记者 赵晨摄

  本报记者 侯燕妮

  10月19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院内,87岁的唐克丽在老伴儿的搀扶下,迈着小步走来。这个普通的身影其实并不普通,黄土高原上曾留下她美丽的身影,水土保持学界则尊敬地称她为“唐先生”。

  60多年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使唐克丽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现代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她参与筹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以下简称水保所神木站),28年来,为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决定在祖国大西北建设一家研究所,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作为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批大学生,听到号召青年人参与筹建中科院水保所的消息后,当时22岁的上海姑娘唐克丽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来到陕西,扎根黄土地,从此与黄土高原结下了终生情缘。“祖国的召唤就是我们的任务。”唐克丽讲述当时的想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唐克丽3次考察黄河流域,行程5万公里以上,其中步行就达1.5万多公里。以她艰苦卓绝的努力、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她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和水土流失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卓有成就,丰富了我国水土保持理论宝库;以她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学风,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水土保持科研人才。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唐克丽将她的观点写成文章《为什么黄河泥沙不见减少》《重建植被仍为治理黄土高原的良策》,指出人为不合理开垦和植被破坏是土壤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这两篇观点鲜明的文章见诸报端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国家“七五”攻关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项目中,唐克丽承担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她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强烈侵蚀区不是出现在降水量最多的水蚀区,而是出现在半干旱水蚀风蚀交错区。这个观点对治理黄河和黄土高原整治战略、战术决策,均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为了进一步展开对水蚀风蚀交错带的研究,中科院水保所决定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立野外试验站。经过反复对比研究后,唐克丽将目光锁定在神木六道沟流域,这里属于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区,若是能解决这里的问题,对黄土高原北部约20万平方公里的水蚀风蚀地带的环境整治,都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在向所里汇报选址情况的时候,现场爆发了激烈争论。有人提议,除六道沟流域外,在榆林市不远处,考察队伍还发现一处符合条件的试验地,离城市近,生活、交通等条件都相对方便。向来治学严谨的唐克丽激动地站起身来,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事科学研究就是要到困难最突出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因为畏惧困难就放弃。”

  水保所神木站的研究揭示了水蚀风蚀交错带在黄土高原强烈侵蚀区域的科学规律,开创了水蚀风蚀带交互叠加侵蚀及其整治研究的先河。28年来,水保所神木站结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六道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也由原来的不到30%,增加到现在的70%以上。

  科研的道路没有止境。退休后,唐克丽会同水土保持界专家完成了125万字的著作《中国水土保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水土保持历史经验、现代研究进展和成果的作品。

  基于她的卓越贡献,唐克丽被中国乃至世界水土保持学界尊称为“唐先生”。在我国,某一时代女性被称为“先生”的人屈指可数,这本身代表着一种认可和尊敬。对此,唐克丽谦虚地说:“我常年在野外爬山下坡,衣服满身都是补丁,干的都是男人干的事情。大家叫的‘先生’是这个意思。”

  唐克丽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指引我从事科研的基本准则。”她叮嘱青年学子,从事大自然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去。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1910/31/content_487856.html


编辑: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