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新华网》中青几代人滴水穿石 他们将汗水和成果一同留在这片土地上

《新华网》 2019年6月20日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王琦)长期以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力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科教兴国、科技兴农的重要举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组建20年来,肩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和高素质人才支持”的使命,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新模式,在广袤的大地上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书写了一篇篇科技支农的大文章。

  专家扎根田间地头 让农民实实在在尝到科技的甜头

  陕西省白水县位于渭北苹果核心产区,2005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立足陕西农业产业实际,在白水县率先创建了苹果专业试验站。试验站担负着科学研究、科技示范、教学实习与人才培养等重要任务,拥有育种、栽培、植保、土肥、苹果储存等20多名专家技术人员,主要开展新品种引进选育、砧木筛选与繁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从2005年到如今,赵政阳在这里一待就是15年。可如果不是一再和照片核对,你不一定能认得出,眼前这位行走在果树间,皮肤黝黑又精力充沛,提起苹果品种滔滔不绝的人,其实就是试验站研发团队照片墙上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觉得风度翩翩的“首席专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学博士导师赵政阳为我们介绍,“当初建站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农业高校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优势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为地方培育更多人才的模式。”为什么会选择从“苹果”入手?赵政阳说,“苹果种植业是陕西的优势特色产业,陕西下辖的县里,白水县一个县苹果栽种的面积就达到55万亩,我们想要在苹果的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据了解,基于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发挥大学的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优势,试验站的建设发展确定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四位一体”的基本功能,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回顾在站上这15年的历程,赵政阳这样总结:第一个五年是“老果园的改造”,提振农民信心。通过“1+4+4”的模式——即一名学校的科研人员指导四名基层技术人员,再由四名技术人员分别指导四名基层技术干部和科技示范户。通过让科技示范户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科学管理,在给示范户带来实实在在甜头的同时,带动其他果农采用新技术、接受新品种的积极性。

  第二个五年是“苹果栽培模式的改变”——推广旱地矮化苹果栽培模式。“我刚来的时候,白水都是传统的栽培模式,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白水县的矮化苹果栽培面积在陕西名列前茅。”

  2015年,赵政阳团队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育成“瑞阳”“瑞雪”两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苹果新品种。“瑞阳”易成花 ,结果早,丰产性强,果型大果实色泽艳丽果面干净,果肉细脆,味浓,口感好,品质接近红富士,抗病性强,优于富士,晚熟耐储存;“瑞雪”以富士与粉红女士为亲本杂交,早果丰产,果型大,果型端正,外表干净,果肉细脆口味浓,抗病性强,晚熟耐储藏。

  “去年‘瑞雪’卖得特别好,让农民实实在在真真正正尝到了科技种植的甜头。”赵政阳期待着,“瑞阳”和“瑞雪”这两个新品种,未来可以对白水县、对陕西乃至对整个西北的苹果产业发展和品种结构调整产生推动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扬传统 培训基地发挥“酵母”作用

  在育种上实现突破的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没有忘记长期开展农业农村干部和农民培训的实践和传统。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多个部委以及陕西省委先后在学校建立多个培训基地。

  多年以来,学校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服务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重要方面进行规划建设。2017年5月根据陕西省脱贫攻坚的形势需要,制定并启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特色产业技能扶贫百千万精准培训工程》,围绕陕西56个贫困县农业特色产业,组织百名专家,举办一百场培训班,对一千个贫困村、一万名致富带头人或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培训。十九大召开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调研制定了农业农村干部和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针对基层干部和职业农民数量多、产业类型多、培训需求旺盛等特点,学校创新培训组织形式,采取“请进来、走下去”相结合模式开展培训。一方面请进来、组织学员到学校培训,一方面走下去、组织教师深入贫困县田间地头培训。为了使培训顺利进行,学校与贫困县建立多种培训合作形式,与千阳县共建苹果田间大学,在镇巴县、汉滨区和柞水县等深度贫困县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在合阳县建立农民发展学院分院,这些平台保证了培训能够“走下去”,送教下乡进村入户,仅合阳县分院2018年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

  通过让学员和专家教授“结对子”,使学员和大学之间长期联系,搭建的互助交流平台让学员带来问题、带走成果、留下建议、反馈意见。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架起了学员与专家教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桥梁,培训基地就像“酵母”一样,不断巩固、扩大、延伸着培训的成果。

  “我是植物的医生” 离农民和土地近就更要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杨凌,来到我们乡下,来到我们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刚一见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就用这句话做了开场白。为什么会说这里是“乡下”?康振生认为“学校在乡下,乡下就离农民近,离土地近,那么更要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我们的科研工作和目的,实际上也就是围绕旱区农作物上重大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我们的研究以后能够最终服务农业生产。”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认为:“这个实验室,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为解决农民的生产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应该说做了一定的贡献。”

  说真的,这只是康振生院士过于谦虚的表达,实际上自实验室成立以来,他围绕旱区农业生产中的逆境因子这一前沿科学问题,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持了多个课题和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0余篇;编著论著13部;创制小麦、玉米、油菜、小杂粮、苹果、葡萄等作物新种质300余份,40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或省区域试验,培育作物新品种56个;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7件,获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个。

  “我从事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工作,换句话说,我就是植物的医生。”讲起自己的工作范畴,康振生这样形容。“因为植物和人一样,也会生病,会受到病毒、细菌、真菌的侵害,在我们这个区域,有很多病害,不仅影响当地,更重要的是对全国也会有影响。”

  提起影响广泛的小麦病害,就不能不提到小麦条锈病。它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

  “这个病害曾经是我们小麦生产危害最重的病害。”如今提起它,康振生用了“曾经”两字,因为“小麦条锈病现在对我们国家来讲,是可防可治,有病无灾。”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康振生、他的老师李振岐院士、众多老一辈的专家学者经过了漫长的研究,最终根据传播规律,提出了防治策略。

  学士、硕士、博士,一路走来,康振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扎下根来。“曾经”二字如今说来很轻松,但那背后凝聚的是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和心血。

  记者手记:

  高校是高水平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地。统计显示,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新增岗位科学家中,来自高校的专家有164人,占总数的46%。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4.6万人次,培训乡村振兴人才48万余人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43万余人次,以各种形式培训新型农民250余万人次。

  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破解“小麦癌症”条锈病防治难题;建立旱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西农979”累计推广面积过亿亩……

  在这所扎根西北农村的大学里,还有很多像康振生院士一样的专家学者,他们始终走在防治研究的路上;在田间地头,也有很多像赵政阳这般的教授们,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奉献、积极贡献。他和她、他们和她们,众多老中青几代学者专家,水滴石穿,潜心钻研,用自己的所学所得服务这片土地,将自己的脚印和汗水、心血和成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富裕了一方百姓,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滋养了农林科技。

  原文链接:http://education.news.cn/2019-06/20/c_1210164738.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