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传媒网》 2018年07月27日
7月26日,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启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分别向4支调查队授旗,并宣布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正式启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任杨庆文,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项目总负责人吉万全教授,陕西省种子管理站站长严勇敢、副站长刘五志出席启动会。
据了解,我国分别于1956-1957年和1979-1983年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普查,并于2015-2020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植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今年将启动四川、陕西两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本次行动资源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成立了领导专家组,组建了4支调查队,将深入陕西麟游县、太白县、凤县、潼关县开展调查与收集工作。
担任此次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项目总负责人的吉万全教授告诉记者,这 4支调查队由来自学校农学院、园艺学院、动科学院、省杂交油菜中心、汉中农科所的专家、教授以及调查县种子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将在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深入我省麟游县、太白县、凤县、潼关县开展夏熟作物的调查与收集工作,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开展秋收作物的调查与收集工作。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任杨庆文表示,距离上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已经过去三十多年,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和土地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调查收集进一步查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明确不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演化特征,预测今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变化趋势,提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策略。与前两次普查相比,本次调查与收集行动由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展,农业种子管理部门进行所有农业县全覆盖的普查,农业科研部门对其中三分之一种质资源丰富的县进行系统调查,覆盖面广且深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张恩慧教授担任本次行动第三调查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他和队员将通过进村入户、上山下田等途径,深入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开展8到10天的夏收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调查范围涵盖粮食、园艺、牧草等作物,通过调查与收集,挖掘地方种质资源潜力,对优质特色资源进行收集保护、科学鉴定和开发利用,把种质资源与实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sxdaily.com.cn/n/2018/0727/c508-6388691.html?from=timeline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