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 2018年05月15日
近日,受全国农技中心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承办的全国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资源调查与鉴定技术培训班在该校举办,来自甘肃、四川、湖北、新疆、青海等西北、西南地区11个省、市植物保护(总)站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培训学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作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杰教授在东南窑试验站介绍小麦条锈菌侵染转主寄主小檗
会议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作了题为“小麦条锈病及其绿色防控的研究进展”的报告,针对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在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中的作用及其基于控制小麦条锈菌有性生殖环节的小麦条锈病的绿色综合防治作了全面介绍。赵杰就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的识别与调查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讲解与培训。随后,学员们乘车前往地处陕西西部的宝鸡陈仓区新街镇官村进行了现场观摩。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重大生物灾害,严重影响小麦安全生产。种植抗病小麦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由于条锈菌频繁变异产生新小种,常常导致品种“丧失”抗病性,造成病害流行成灾。近年来,康振生院士团队研究发现野生小檗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条锈菌在小檗上进行有性生殖,导致病原菌变异产生新毒性小种,是我国小麦条锈菌毒变异的主要途径。这些重要发现为我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新的途径。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1805/15/78713.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