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半月谈 | 大写的食物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需要消耗粮食70多万吨、油9.8万吨、蔬菜192万吨、肉类23万吨,要满足如此巨大的消费需求,须广开食源、广辟食路、广撷食材。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前不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具有丰富内涵,简而言之,要全面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子”“油瓶子”“奶罐子”安全,在不断增食物数量、丰富食物种类的同时,注重食物的质量和品质。

当前,各地积极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建设多源粮仓;坚持藏粮于技,以科技创新优化升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市场为主导,顺应大健康时代的膳食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等新趋势,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幸福”,提升“舌尖上的情绪价值”。

大数据、云计算,当这些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碰撞,让这一历史悠久的古老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科技赋,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了农产品的附值,而且拓展了食物多元化生产空间,丰富了食物多元化供应,在更大范围、更优结构、更高水平上为践行大食物观和粮食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小杂粮,大作为

炎炎夏日,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榆林市,农业农村部杂粮专家指导组副组、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冯佰利教授,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观察记录着糜子、荞麦、绿豆等杂粮作物的生情况。每年暑假,都是冯佰利团队最忙的时节,正值小杂粮的重要生期,师生们穿梭在国内多个地区的小杂粮主产区,将选育的新品种进行试验推广。

小杂粮品类繁多,其中糜子、谷子等作物在我国已有上万年的种植历史,见证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筚路缕。在讲求健康科学饮食的当下,小杂粮因富含多种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成为不少人的餐桌首选,从消费端牵动了种植规模的扩大。同时,多种小杂粮抗逆性强的特性,也为我国新垦地、盐碱地粮食种植提供了良种,有助于守好国家“粮袋子”。

“涉及谷子、高粱、燕麦、荞麦、食用豆等杂粮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陆建立以来,国内的小杂粮种植迎来了快速扩张期。”从1990年开始从事小杂粮研究和推广的冯佰利说,近5年来,得益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不少小杂粮的优质种质资源“素材库”不断扩容,助推科研人员培育出多个特性较好、经济价值高的优良品种。

“有于机械化栽培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耐旱和耐盐碱的糜子品种,高黄酮、易脱壳的苦荞新品种,还有我们培育的可观赏的彩色荞麦品种……”冯佰利告诉半月谈记者,西农系列荞麦品种、陕糜系列糜子品种、宝绿系列绿豆品种等小杂粮新品种,为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

最近一段时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少小杂粮专家接到了各地打来的求购良种电话,用以补充近一段时间遭遇水旱灾害后农田的种植缺口。在专家看来,杂粮从种植到收获只需两三个月,应各类种植条件,还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草料。从目前来看,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总体较小、区域性差异明显,经济效益尚未完全发挥,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吕欣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小杂粮在国内还是以原粮销售为主,但在持迭代的工储运技术和不断壮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之下,海参小米粥等预制菜、苦荞茶等饮品,以及黄米大元宵、黄米粽子等冷冻食品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总产值有望实现数十倍的攀升。

“从种业的创新到食品工的进步,全国各地的小杂粮从地域性土特产成为走上全国百姓餐桌乃至出口创的中国农业产业独特品牌。”冯佰利说,“小杂粮正从粮食种植的边缘位置走到舞台中央。”

工业技术创新,反哺农业

在一望无际的田间,一架无人机飞跃翻涌的稻海,不一会儿这片农田的势情况就形成可视化数据,显示在检测人员的手机屏幕上。

借助产学研相结合,一些原本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外溢、反哺到农业领域,研发出应农业生产的装备、装置。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大数据云计算等装备或技术正逐步渗透农业生产,农人也可以很“潮”。

“无论是挂载到无人机上还是作为手持设备进行巡检,镜头扫过后经过人工智的分析,很快得出粮食是否出现病虫害等一系列分析结果。”西湖智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袁鑫说,这家深耕大范围安全监、高动态平台导航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利用其“计算成像和人工智充分融合”的特有核心技术,够高精度处理图像与视频,实现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可视化。

具体到农业种植领域,这一技术够实现从土壤分析到粮食储运全链条的质量实时监测与把。以小麦、高粱检测为例,可以实现不同批次样品之间的原料品质定量检测,同时可以实现同一批次不同颗粒之间的品质测试。

从陆地转向海洋,新技术同样在渔业生产中大放异彩。在“海带之乡”福建霞浦,传统上渔民都是将一条条刚刚打捞出来的海带铺开晾晒,这种受天气制约明显的晾晒方式,正被新的智方式取代。

近两年当地启用的数字化海带脱水智慧制系统,可以自动吊装、烘干和包装海带。只需把湿海带挂在1500米的输送链条上,6个小时后就可以变成方便贮存的干海带,大大提升了晾晒效率,并且为大规模工成海带制品创造了有利条件。

未来食品,已在眼前

现代农业打破了食物生产的局限性,沙漠、滩涂、盐碱地等很多传统上不宜种植、养殖的区域,成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科技赋,也催生未来食品的概念,食品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以往人类获取食物主要通过耕种、放牧或捕捞,未来食品则改变了这种模式,将食物的生产转移到工厂,在车间里生产肉、蛋、奶、油等,不再完全依靠自然资源,借助科技手段完成食物生产。

“我们团队研发的纳豆益生菌营养特膳系列食品去年已完成检验并投放市场,它以纳豆粉为原料,添多种微量营养素制成,提供人体必需的12种维生素、6种矿物质和11种其他营养素、13种益生菌。”食品工程专家、陕西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黄峻榕教授告诉半月谈记者,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的理念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或重新合成,为食品产业提供新原料和新生产方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的需求,“让人们和未来食品的距离越来越近”。

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产业产生了温室气体总量的25%,需要耕地40%,并且现有从畜禽养殖获取动物蛋白的方式要比从植物、微生物等获取蛋白的方式,在资源占用和对环境影响等方面不利很多。替代蛋白成为未来食品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生产效率方面,微生物培养、植物培育相比传统畜禽养殖也有明显优势。

北京绿色康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高值氨基酸和生物基材料的企业之一,它借助新一代合成生物技术,实现重要营养化学品和生物基单体的绿色制造与国产化。该企业技术负责人陈家琦说,依托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园区内三四层楼高、数百立方米的大发酵罐,一天内就产生数万亩粮食所提供的某些特殊营养物质。

“我们用生物合成技术为牲畜提供生命必需的氨基酸和其他营养成分,进而大大减少大豆、豆粕等的使用,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陈家琦说。

在吕欣、黄峻榕等专家看来,未来食品产业的发展,将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可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三方面的问题,将有更多的健康食品被看见、被信任、被接受。以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等技术为基础,未来食品将会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可持

之二:将大食物观写在八桂大地上

走进八桂大地,群山绵瓜果香,北部湾畔渔歌响,稻香四溢丰收美,工厂种养谱新曲……广西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水果、现代渔业、设施蔬菜,助力端好“中国饭碗”,不断满足百姓对肉、蛋、奶、菜、果等食物的需求。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黄智宇表示,广西将在坚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的前提下,不断展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内涵外,进一步发挥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优势,向耕地、海洋、森林和设施农业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快建设农业强区,为服务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水果王国”“菌菇立体农业”

山中月月结新果,林间四季瓜果香。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茫茫群山孕育出全国闻名的“水果王国”。据统计,广西水果种植面积超2000万亩,年产量超过3200万吨,已连6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柑橘、柿子、火龙果、百香果产量连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柑橘产量2023年突破1800万吨,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眼下,百色又迎来了芒果丰收的季节。在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村的芒果园里,一串串成熟的芒果压弯了枝头。“今年又是好年头,每棵树挂果有500多斤,地头收购价每斤大约3元,收益很不错。”种植芒果30多年的村民黄炳管护着近1000棵芒果树,芒果也成了当地的致富果。

发挥山区丘陵地带优势,广西打造特色果业集群,优化品种结构布局,有效防重大病虫灾害,快水果强区建设。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副站王举兵向半月谈记者介绍,通过推广以“避雨、避寒、避晒”为中心的水果防灾设施和技术,广西果业年均减少损失50万吨以上。2023年广西园林水果种植产值达1159.7亿元,已成为我国“南果北销”重要的优供基地。

小菌菇也撑起“致富伞”。2023年11月,第一批工厂化生产的瓶栽金针菇迎来丰收期,标志着位于广西贵港市的广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9.5万吨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通过采用液体菌种制作与应用技术、自动化食用菌生产设备和智制系统,该项目实现了全天实时监测、精细化管理和工厂化生产,大大提升菌菇产量的同时,也保障了优良的品质。

“我们采用食用菌生育调技术,模仿自然环境,车间内的温、光、水、气都是智化调,比传统种植效率提升十余倍,种植菌菇品类也极大丰富。”公司一厂厂刘小峰介绍,菌菇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也远销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

广西创新推行“套叠法+立体农业”的模式,既丰富了百姓餐桌,又节约了宝贵的耕地。贵港市推行“节地、节水、节本”的工厂化种养模式,高效利用空间,达到了增产、增效、增收的效果。2023年以来,全市新建成18个楼房化种养项目,工厂化食用菌建设面积达66.98万平方米,节约用地超2.21万亩。

“肉子”“奶罐子”有量有质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广西的山地特征为林下养殖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不同于传统的圈养方式,林下生态养殖成为广西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

陆川猪是中国三大精品培育名猪之一,其较高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让其肉质鲜美、肥而不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陆川猪的家乡广西陆川县,多山的地理环境下开创的独特的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保障了猪肉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钻树林、喝山泉,一头头陆川猪正在山林中茁壮成。“我们这儿的陆川猪都是放养在山林,专门开辟了一片林地供它们活动和觅食,当投喂一些红薯苗和猪草,确保原生态养殖。”广西顺康农业有限公司董事林勇说,养殖场还通过与广西大学、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等科研单位合作,实现生猪种源改良,让林下生态养殖的陆川猪生周期更短、瘦肉比更高。

得益于善用多山多林特点,广西畜牧业产量不断提升,2023年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达469.15万吨,增5.18%,高于全国增速0.7%。全区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推广运用“微生物+生态栏舍”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绿色生态养殖已成为广西畜牧业发展的新格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韦波说,广西在全国首创高低架网床生态养殖技术,实现生猪养殖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在一系列先进用技术装备持下,广西“肉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品质持提升。

大食物观顺应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奶水牛这一南方特有畜种,其奶品具有营养高、口感佳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天凌晨4时,一头头奶水牛被带进挤奶车间,不到两个小时,富含乳蛋白、乳脂的水牛奶就被送入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灌装生产。“广西水牛奶品质高,乳糖不耐受群体也饮用,产品很受欢迎,一直供不应求。”公司行政总监黄强说。

广西灵山县被誉为“中国奶水牛之乡”,是水牛养殖传统优势地区。灵山县畜牧技术服务站站李均钦介绍,全县奶水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共有25个,规模化的工厂养殖让灵山县奶水牛存栏超4万头,水牛奶产量达3.77万吨,存栏量和产奶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6月,水牛奶列入国家奶业振兴战略体系,被定位为解决南方地区喝奶难问题的重要补充。广西紧抓奶水牛的发展机遇,借助工厂化养殖优势,打造出皇氏、百菲、壮牛、桂牛等十多家水牛奶工企业,全区奶水牛全产业链产值近150亿元。

“海洋牧场”“色粮仓”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辽阔的北部湾畔,蜿蜒绵亘的海岸线串联起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3座沿海城市。立足于资源禀赋及渔业发展特点,广西向海进发,持快“色粮仓”建设,激发“色发展”新动

在合浦县闸口镇群珠村的华宝水产养殖场,1520个盖着色薄膜的温棚整齐划一,连成一片,蔚为壮观。温棚里水流潺潺,制氧机吹荡起阵阵涟漪。养殖户陆芳正在给棚中的南美白对虾投料,对今年的市场充满信心。

依托先进的南美白对虾精养技术模式,养殖场采取“公司+养殖户”联营模式,改造传统养殖池塘,打造集约化、生态环保的园区式小棚对虾养殖基地,将沿海滩涂变为“海洋牧场”。

先进养殖技术带来的是产量跃升。养殖场负责人沈真保告诉半月谈记者,小棚养殖有效减少外界环境污染,一季就可产虾约1500斤,一年可养三季,产量是传统土塘养殖的3倍以上。高品质的鲜虾远销川渝等地区,次日就送达。“我们将当地的鲜虾价格从50多元打到了20多元,广西虾很受欢迎。”

近3年来,已累计有“小棚对虾养殖技术应用与推广”“螺蛳笼式吊养生态养殖技术”等15项技术列入广西农业主推技术,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据统计,2021年以来,广西筹集财政资金35.6亿元,大力推进海洋牧场、“色粮仓”建设,推动渔业产量3年平均增速达3.1%。2023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377万吨,位居西部省区第一,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251.54亿元。

强渔必先强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严伯贵介绍,广西打造了一批有规模有优势的良种繁育基地,广西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园、中国—东盟海洋水产种业研发基地、广西水产良种南繁基地等一批基地相继建设投产。

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对海鲜美食有“一午二鳐,三鲳四鱼”的说法,其中排名首位的午鱼又名马友鱼。马友鱼因“离水死、碰网死、高敏感”的特质,一直难以大规模人工养殖,价格高昂。

在广西北海市鲔丰水产有限公司的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业繁育中心,场李献带领团队,成功将马友鱼的鱼卵孵化率提升至90%以上,成为国内首个马友鱼大规模商业孵化的例。“今年我们马友鱼产量突破1000吨,让吃马友鱼不再难。”李献说。

统计数据显示,广西近江牡蛎产量达71.6万吨,稳居全国第一,南美白对虾、金鲳鱼产量全国第二,罗非鱼产量全国第三,水产品稳产保供水平不断提升。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潘展东说,下一步,广西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水产种业培育、海产品精深工、装备渔业等环节,推动海洋渔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南部海域“色粮仓”基地。

之三:大食物观下餐饮消费之变

多地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日趋多元的食物品种为百姓餐桌带来了新变化。准备食材时精挑细选,做饭时精心搭配,餐盘里五颜六色,吃饭时追求趣味和精神享受,百姓的膳食结构、料理方式、饮食习惯都在随着食物观的变化而改变。

吃得健康: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

牧民罗苏雅拉图家餐桌上的颜色越来越丰富——炖羊肉、炸馓子等传统美食旁,摆放着新鲜蔬菜水果。“以前三餐都离不开肉,现在嘎查提倡大家在房前屋后多种果蔬,餐桌上的绿色蔬菜越来越多,我们农牧民也开始注意健康饮食了。”罗苏雅拉图说。

罗苏雅拉图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广太号嘎查。近些年,这里农牧民的饮食不仅种类更丰富了,口味也更“清新”了。以前,当地农牧民做饭重油重盐,大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此,当地政府向农牧民发放限油壶、限盐勺等工具,推广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观念。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目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谷物供比下降,肉类供比上升,居民食物消费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消费模式转变,膳食结构更注重营养健康。

今年4月,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以“减油、增豆、奶”为重点,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彭英兰说,乳制品是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重要食品,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2023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41.3公斤,仅相当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22.6%至37.7%。

我国已出台多项举措,引导居民增乳制品摄入,发挥乳制品在居民营养改善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实施奶业振兴行动。专家呼吁,将奶业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有机融合,发挥乳制品对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支撑作用。

吃得量: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机关食堂,每天的就餐人数有1600多人。半月谈记者中午在食堂一侧的餐盘回收处看到,1分钟内有16人前来送还餐盘,几乎每个人的碗碟内都不剩任何饭菜。

该食堂还推出“小份菜”“半份饭”的用餐方式。“以前在食堂吃饭,总是吃一个菜不够,吃两个菜就剩下了。现在的‘小份菜’分量中,相同价格的菜肴可半份‘双拼’,吃得好还不浪费。”正在用餐的刘蕊指着餐盘里的几道“小份菜”说道。

新城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贺嘉恩说,食堂从拟定菜单、采购食材到盛盘售卖,每一道环节都遵守厉行节约的要求,2023年厨余垃圾较上一年减少27.5吨。

减少餐桌上的浪费,除了践行“光盘行动”,还可以想方设法“变废为宝”。做饭过程中,萝卜工成美味佳肴,而萝卜缨往往被一刀切掉,成为厨余垃圾。在新城区政府机关食堂的操作间里,一排排泡菜罐成为萝卜缨等根茎类食材边角料的新归宿,是早餐时很受欢迎的小菜。贺嘉恩说,通过“变废为宝”的节约化操作,每年可回收利用食材边角料约4000斤。

“吃得量”正在成为用餐新风尚。不久前,山西太原一女生点完菜后发现分量太大吃不完,将没吃的菜低价“推销”给隔壁桌,隔壁桌顾客欣然接受。有的餐厅推出未上桌菜品可“无理由退菜”服务,避免剩餐,还有些餐厅的服务员在顾客点餐时帮忙预估菜品数量,劝导顾客量点餐。《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实施制止餐饮浪费的举措后,接受调研的企业餐厨垃圾量平均减少了11.2%。

吃得有趣:在食物里获得情绪价值

不再是单纯的营养摄入,也是彰显个性的一种方式,吃饭正在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面对丰富的食物选择,年轻消费者更青睐符合自己品位和价值观的食物,甚至将自己的饮食习惯“标签化”。有些人因为热衷某种食物以至于满脑子都是,自称为“芋泥脑袋”“抹茶脑袋”“甜豆花脑袋”,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为喜欢某种食物的群体画像。有些人出于对低脂低热量饮食的追求,化身“食物八倍镜观察员”,更关注食品饮料的原料配方,地中海饮食、限量膳食等饮食方式经受住了“八倍镜”考验,已在健身爱好者中吸引大量拥趸。还有些“养生青年”迷上了酸梅汤等中药代茶饮,把高糖饮品抛之脑后。

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与食物相关的青年社群,“美食社交”日渐流行起来,“人”和“食物”有了更广泛的联系与互动。“吃吃喝喝就是精神按摩。”呼和浩特市民周玮表示,结束忙碌的工作,和口味相投的朋友们吃顿美食,不仅填饱肚子,还填补心灵,是获取情绪价值的来源。

“年轻人追求吃得开心、吃得时髦,也要注意时下流行的这些饮食方式是否合自己的体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包芸说,比如近两年夏天都很火爆的酸梅汤,是药食同源的一种食品,体质平和的人可以量饮用,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则可腹泻,所以并不建议饮用。“食物带来营养价值、情绪价值、社交价值等多种价值,其中,有益健康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

之四:益生菌大兴,大食物观呼唤大健康

益生菌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微生物,对免疫、代谢等系统具有健康调节作用。这些藏在食物里的小小“超级英雄”,正悄然引领着饮食健康新风尚。随着益生菌市场日渐火热,对益生菌的讨论也持升温。益生菌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作为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针对这些问题,半月谈记者专访了无锡特殊食品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陆文伟。

乳酸菌

肠道小卫士,健康大作为

半月谈记者:对于国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来说,益生菌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陆文伟: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益生菌作了如下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我国也沿用了这一定义。

益生菌在发酵食品(发酵乳、发酵果蔬等)及人体(肠道、口腔、生殖道等)中广泛存在,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及免疫平衡等多种健康功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发布的2023版《益生菌和益生元全球指南》指出,益生菌在这些方面的健康功效具有大量的有效证据支持。

当益生菌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发挥对人体免疫、肠道屏障等的调节作用,也可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改善肠道微生态,间接发挥其有益作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间饮食差异巨大,使得人群肠道菌群差异显著。总体来说,菌群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最高,聚类可分为四种肠型,即普氏菌属富集型、拟杆菌属富集型、埃希氏菌属富集型和混合型。

从实验室到餐桌,“菌”力全开

半月谈记者:我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和潜力有多大?

陆文伟: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呈现显著增,尤其是亚太地区,表现出市场活跃度和产品创新的强劲趋势。根据GlobalData的统计,2022年全球益生菌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的终端市场规模在530亿美元左右。我国益生菌产业近3年的年增率均超过25%,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高需求和市场潜力。

但目前,我国益生菌菌种仍部分依赖进口,到2022年底,国外企业仍占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份额的80%,除了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其余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均来自国外企业。

半月谈记者:我国益生菌研发现状如何?

陆文伟:我国建立了库容大、覆盖面广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江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资源库,为开发本土益生菌提供了菌种资源基础。

益生菌临床试验已超过1800项,近5年每月新增约10项(根据PubMed数据,截至2024年5月),国内学者围绕肠道健康、免疫调节、代谢调和精神调节等也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

无论是终端品牌还是益生菌原料企业都在推动本土菌株的开发和应用,不光是国内品牌在大量应用本土益生菌,恒天然推广的双歧杆菌亚种CCFM1029,诺和新元(诺维信)上市的植物乳杆菌CCFM8610,以及拜耳达益喜系列益生菌产品的菌株,全部来自江南大学陈卫院士团队。我国在益生菌的资源挖掘、安全性、功效性以及产业化特性研究上均已达到菌株研究国际水平。

半月谈记者:如何推进益生菌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相结合?

陆文伟:目前,益生菌创新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时在逐渐缩短。如何进一步推进两者结合?一方面,要推动“需求牵引的科研”,要去市场中寻找需求和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凝练相应的科学问题,围绕它们背后的基础理论缺失进行益生菌创新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的产业化视角”,对于益生菌基础科学研究,不“为了做而做”,要多思考该理论问题的解决,可以应用到产业的哪些方面,实现哪些转化。

酸奶

慧眼识“菌”,共筑健康消费新生态

半月谈记者:在益生菌消费热潮下,益生菌产品夸大宣传、以次充好、菌株信息标注模糊等乱象时有发生。您对大众选择益生菌产品有哪些建议?

陆文伟:在我国,益生菌主要应用于发酵乳制品(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和奶酪)、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固体饮料、压片糖果、婴幼儿配方食品等,消费者可选择具有充分科研证据的益生菌开发产品。我国已获批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功主要集中在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道菌群。

合理膳食是维持和改善机体功的必由之路,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益生菌产品。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益生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健康人体和具有期安全食用历史的发酵食品,大多数菌株被认为是无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益生菌产品应用于健康消费者是安全的,然而对于某些患病个体,如严重感染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应遵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目前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些商家“神话”益生菌的功,导致消费者陷入“益生菌包治百病”的误区;一些报道宣扬“益生菌无用”。这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不利于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连发布了“益生菌的科学共识”“益生菌科学研究十大热点及行业发展建议”“益生菌功效性研究与评价的科学综述”等专家共识和科普文章。人类对益生菌功效的探索和评价是一个期、严谨、科学的过程,需要对公众强科普教育。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73488?d=134da08&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