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陕西省政协召开“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月度协商会议

霍学喜:优化生产布局促进苹果产业组织适度规模化

陕西是中国的苹果主产区,其中洛川苹果、白水苹果的质量和价格是引领中国苹果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凸显了陕西苹果的重要地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介绍,陕西是苹果产业扩张快、低效果园改造任务重的省份,表现为苹果面积大、产量大和市场影响大,但总体效率和质量不高。

“国家苹果体系对陕西苹果与中国苹果、世界10个苹果强国间的要素效率比较表明,陕西苹果生产中浪费了21. 9%的耕地、浪费了75.39%的资本、浪费了82.2%的劳动资源。‘’霍学喜说, 由此可见,陕西苹果效率提升的潜力非常大,而突破口则在提升产业组织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等方面。

霍学喜在调研中发现,陕西苹果户户均果园11.3亩、户均拥有2.8个果园,是典型的小规模碎片化组织体系,导致生产过程各环节均面临严重的规模不经济问题,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矫正、提升投入品效率中的作用很小。为此,他建议,要促进苹果产业组织适度规模化,按照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模式,启动果园整合计划,规范农地承包权流转市场,整顿假冒涉果合作社,构建高效经营模式。

同时,持续调整苹果产业结构。以优化品种结构为抓手,整合科教资源,依托苹果供应链、价值链,促进智能技术与分拣分级、储藏、加工、冷链物流、市场监测融合, 提升苹果产后竞争力。

此外,陕西苹果生产布局还处于调整期,其中关中北部与渭北南部交错地区的苹果在正常年景面临市场风险,因而面积调整趋势明显、品种结构调整更快;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和风沙滩区南部苹果面积增长较快,但春季低温、冰雹和干旱等灾害频发、风险大,竞争优势还有待观察。霍学喜还建议“十四五”期间按照丘陵沟壑区、渭北高原区、关中渭北交错区三个板块,尽快启动苹果品种、砧木及砧穗组合区域试验工作,为重新规划全省苹果优生区、适生区、次适生区、非适生区奠定可靠的基础。

赵政阳:重视基层农技人员培养解决人才“断档问题

苹果产业是陕西优势特色产业,对陕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重大。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政阳认为,要加快陕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战略目标,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赵政阳建议,要巩固陕西苹果在中国“领头羊"的地位,如何“控规模、优布局”实现新跨越,要做好产业布局“升级版”的新规划,重新确定陕西苹果核心产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并对发展规模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重点县(区)苹果产业与县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实行差异化发展,渭北南部产区应以“调减、转型"为重点,渭北北部产区应以“提质、增效”为重点,陕北南部产区应走“生态、特色”发展之路。

“陕西苹果品种单一、结构雷同,富士苹果一统天下形成的同质化竞争,已成为提质增效的瓶颈。“赵政阳认为,陕西作为第一苹果大省 ,应加快培育新优品种的推广步伐,设立省苹果育种专项基金,尽快启动苹果良种示范工程,开展新优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同时,设立苹果良种推广补贴专项资金,推动苹果新优品种示范基地或示范县建设;完善良种苗木繁育推广机制,在苗木生产环节,建立政府、科研单位、育苗企业间的合作协作机制,在良种推广环节,要充分发挥科研专家和基层技术部门的指导作用,使他们有充分的“话语权"。

“我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瓶颈问题是基层专业技术力量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赵政阳说,陕西省苹果产业技术研发实力雄厚,位居全国前列,但在技术推广应用层面,短板却很突出,加强基层技术推广力建设、完善技术推广网络体系迫在眉睫。

要强化苹果试验示范站的人才培养基地功能,重视基层农技人员培养;依托西农苹果试验站,对全省基层果业技术干部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田间技能培训,解决人才“断档”问题。此外,还要强化省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作用,产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发挥省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的技术主导作用,构建省、市、县技术推广网络,保证在重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上的先进性和统一性。

原文链接:http://live.cnwest.com/live/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