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西北农林科大2500余名科技特派员助力中西部农业现代化

(《中国教育报》2021年4月12日 头版)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

25_505067_b_副本.jpg
周占琴(右一)在甘肃金昌羊场观察繁育羊羔的生长情况。杨远远 摄

“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卖炭的,一问是西北农大的!”这句流传在广大西北农民中的顺口溜,是农民们善意调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特派员们农田劳作归来一身泥土的样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十几年来,学校共选派2500余名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他们深入到乡野、田间,为农民排忧解难、助力脱贫攻坚,为中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技特派员首先要让百姓口袋“鼓起来”

“我的苹果个头大、口感好,‘果不应求’。卖起来‘论个不论斤’,大果能卖到10元一个。”谈起这十年来的变化,陕西省白水县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秋芳很感激。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林秋芳见到了白水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西农教授赵政阳。赵政阳告诉她,未来白水县要发展20万亩矮化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需要大量果苗,谁家做育苗,试验站会提供全程的专业指导和技术帮扶,保证苗卖出去。赵政阳的话让林秋芳吃了“定心丸”,林秋芳开始了白水苹果新优砧木、新优品种大苗的繁育之路。

2012年,在试验站帮助下,林秋芳的果苗繁育成功,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70万元。同一年,林秋芳又成立了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率先在白水县建立了“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示范基地,她自己也靠种苹果成了村民羡慕的“林百万”。

作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全陕西省果农近10万人,林秋芳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助农兴农的受益者之一。

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赵政阳就奔走在陕西的沟沟坎坎。他带领团队从一片荒芜的果园开始创业,将白水苹果试验站建成集科研、示范、推广、教学于一体的科学园区。他带领团队培育的“瑞阳”“瑞雪”品种已被10余个省区引进试栽,在全国苹果主产区推广面积已达5万余亩。

赵政阳的汗水没有白流,2005年白水县苹果产值5亿元,到2018年已经达到36亿元!白水县也成为全国优势农产品重点基地县,享有“苹果之乡”的美誉。

这些年,西农特派员的足迹遍布陕西、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的76个县区,助力当地发展苹果、猕猴桃、樱桃等产业,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超过200亿元,为富农兴农助力。

把百姓培养成“土专家”

在陕南汉江流域,枇杷、狮头柑、金钱橘是当地的传统特色水果。为了让这些土生土长的果品有更好的品质和收益,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建立了55亩枇杷、狮头柑、紫阳金钱橘试验示范园,同时还建设了良种核桃采穗圃及示范园30亩。

作为省科技特派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果专家鲁周民带领科研人员入驻示范园,一边研发新优品种,一边为当地进行科技服务。

春耕时期,鲁周民先后来到汉滨区瀛湖镇清泉村、王岩村,关庙镇包湾村、茨沟镇王莽村、中原镇杨柳村等,对300多名果农、企业技术人员、林业技术干部,就春季枇杷、核桃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现场培训。

在王岩村,鲁周民不仅教村民们辨别枇杷幼果是否受冻、疏花疏果、防治病害,并且把技术知识编成顺口溜,让村民好记好用。

“以前没有技术培训的时候,遇到病害只能砍树,年收入不过2000元。现在专家的讲座场场不落,自己都成当地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了。”清泉村村民彭明清说,庄稼人一定要相信科学。

9年来,鲁周民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汉滨区的田间地头,他以疏花疏果和套袋技术为突破口,使群众当年就可见到实效,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学习、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2019年“瀛湖枇杷”获批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多年来,西农科技特派员们累计破解产业难题200多个,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100多项,建立各类示范样板12000多个,直接受益农户超过25万户。

多走几步,让百姓少走弯路

虽然已经退休三年,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养羊专家周占琴教授退而不休,一年有200多天,奔走在陕西榆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的各县区,指导肉羊生产。不论是万头规模羊场,还是农家小院的羊舍棚圈,都留下过她的足迹。

今年正月十五还没过,接到农户求助电话后,膝盖半月板刚做完手术的她就拄着拐杖去了陕北,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直到问题解决,才返回学校。

现在,不仅陕西,还有很多来自甘肃、内蒙古、宁夏、天津、安徽的牧业公司和养殖场向她咨询技术难题或请她现场指导,她都有求必应。周占琴常说,自己如果能向前多走几步,养殖场和养殖户就能少走一些弯路。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十几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特派员们,扎根农业农村一线,依托试验示范站(基地),包抓企业、合作社,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科技成果推广、技术指导培训、创新创业指导,把学校的新技术新成果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4/12/content_592858.htm?div=0